[实用新型]一种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544.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何秋霞;韩利文;韩建;孙晨;张姗姗;刘可春;侯海荣;彭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6M1/272;A61B5/02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化合物 急性 毒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属于生物实验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斑马鱼是一种亚热带淡水硬骨鱼类,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遗传学优势,已成为研究胚胎发育、人类疾病相关病理机制及在体内进行活性物质筛选与安全性评价的理想模式动物。斑马鱼基因和生理功能与人类高度相似,繁殖能力强,胚胎透明(可直接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体外受精,兼具体内和体外两种动物模型的优势,作为一种体内筛选模式动物,斑马鱼模型既有体外模型的高通量优势,又有体内模型的可靠优势。在快速提供可信结果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化学、生物和天然药制药公司采用斑马鱼模式动物进行新药药效学、毒性与安全性评价,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针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实验人员在显微镜下逐一记录斑马鱼死亡情况,费时费力,不利于大容量样本的急性毒性评价。当前对于斑马鱼急性毒性评价的专用装置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依据心脏停止跳动计为死亡的原理,提供一种利用斑马鱼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操作方便,能够自动记录并分析斑马鱼存活情况,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斑马鱼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包括液流系统、光电检测系统和电子计数器,所述的液流系统包括液体输送管道和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泵,动力驱动装置与液体输送管道相连,液体输送管道与微孔板相连;微孔板内有溶液用于盛放斑马鱼,
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控制单元和位于壳体内的发射光源、光敏接收装置;发射光源为激光光源,发射激光的激光器类型为半导体激光器;光敏接收装置为光电晶体管传感器;所述的光敏接收装置连接电子计数器,控制单元分别与光敏接收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相连,壳体两端对称设有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之间设有液体输送管道。控制单元用以接收光敏接收装置的命令、控制动力驱动装置的运行,斑马鱼在动力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液体输送管道中移动,斑马鱼因自身带有色素,当斑马鱼移动至发射光源和 光敏接收装置之间时,光敏接收装置反馈出有斑马鱼通过,光敏接收装置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运行,此时检测斑马鱼是否有心跳,并利用电子计数器自动记录对有心脏跳动的斑马鱼幼鱼和所有通过光电检测器的斑马鱼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液体输送管道位于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的中间位置。位于检测光路的中央,使检测、统计结果更精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发射光源和光敏接收装置通过光源固定装置与壳体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发射光源与壳体间、光敏接收装置与壳体间均设有支架。支架起进一步固定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与控制单元相连,流量控制装置的水流速度为0.1-100毫升每分钟。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液流系统还包括废液容器,废液容器与液体输送管道相连。废液容器用于盛放通过检测之后的溶液及斑马鱼。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液体输送管道的直径为0.1-100厘米,优选0-20厘米,更优选0-5厘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的液体输送管道为光学特性良好的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液体输送管道。便于检测、计数精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利用斑马鱼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还包括机械手,机械手通过吸管与液体输送管道相连。微孔板固定设置,设定机械手的位移轨迹,利用机械手控制吸管移动,吸管对准微孔板,由动力泵提供液体流动动力使微孔板内的液体和斑马鱼流入液体输送管道中。
利用上述斑马鱼评价化合物急性毒性的装置工作时包括步骤如下:
(1)启动动力泵,设定水流速度,固定微孔板,除去微孔板的盖板,开启机械手,机械手带动吸管逐个微孔吸取液体和斑马鱼,使斑马鱼幼鱼通过液体输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早孕检测笔
- 下一篇:一种新型Westernblot抗体孵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