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3223.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伟;倪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旺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车辆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出行。
与此同时,城市区域空间有限,地价昂贵,难以通过扩张地表停车面积满足停车需求,建造地下车库工程量巨大,工期长,且受到地质状况以及周边已有建筑的地基承载情况的限制,在停车位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对现有停车空间的进一步利用和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立体车库的车辆存取位置为单个固定式,车辆的存放及取出效率较低,且固定的车辆取放位置容易受到实际区域的影响,影响立体车库的置放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立体车库车辆存取及取出效率低、固定的车辆取放位置容易影响立体车库的置放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人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整体支架、停车舱、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整体支架在高度方向上设有2层停车舱置放层,每层停车舱置放层包括两个以上的停车舱;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和链条;
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位于上方停车舱置放层的两侧,每一侧的传动齿轮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组成,成对的传动齿轮之间设置大于停车舱的间隔;
所述链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分别在两侧不成对的传动齿轮上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结构,并与停车舱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使用成对的传动齿轮带动链条,链条与停车舱铰接,使得停车舱能根据置放层的空间大小进行适当的装配,提高了停车舱在各个停车舱存放层的安装密度,使得停车舱悬挂在链条上时,可沿传动齿轮方向转动,仅需要少量简易的驱动装置驱动传动齿轮旋转即可使立体车库运转,位于停车舱置放层一层的整排停车舱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车辆的存取,车辆取放位置灵活且数量多,提高车辆存储及放置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舱包括承载底板和吊装框架,所述吊装框架为弧形结构,吊装框架与链条铰接。
通过将停车舱的吊装框架制作为弧形结构,避免直角吊装框架占用空间,减小停车舱在经过传动齿轮时的间距,提高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框架与链条铰接处设有三角连接件,所述三角连接件的三角分别与链条以及吊装框架铰接。
通过在链条铰接处安装三角连接件,三角分别与链条和吊装框架,使得停车舱在经过传动齿轮时,三角连接件增加停车舱之间的间距,避免停车舱之间距离过近,产生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支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停车舱置放层上,并设置在位于同一平面的传动齿轮之间,所述三角连接件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导轨相适配。
通过在整体支架上设置导轨,在三角连接件上设置滑轮,使得链条在运动的重量分散至导轨上,且避免链条在停车舱置放层中部产生弯曲,影响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与停车舱和链 条铰接处连接。
通过在停车舱和链条铰接处设置支撑柱,为停车舱的吊装框架提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人还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整体支架、停车舱、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整体支架在高度方向上设有2层以上的偶数层停车舱置放层,每个停车舱置放层包括两个以上的停车舱;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导向传动齿轮、归位传动齿轮和链条;
所述导向传动齿轮交错设置在二层以上的停车舱置放层两侧,整体支架的停车舱置放层上;
所述归位传动齿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二层及顶层相对于导向传动齿轮的另一侧,并宽出中间层导向传动齿轮一个以上停车舱的宽度;
每一侧的导向传动齿轮及归位传动齿轮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组成,成对的齿轮之间设置大于停车舱的间隔;
所述链条与在同一平面内不成对的导向传动齿轮及归位传动齿轮相啮合,并与停车舱铰接;
所述驱动装置与导向传动齿轮及归位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旺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旺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3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