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4111.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17/02;E03F1/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雨水 收集 涵养 植被 分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的面积逐渐减小,原来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而且路面的透水性能比较低,当发生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由于大量雨水只能通过排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因此道路上便会形成大量积水,给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透水性较差的路面渗入地下的水量就会逐渐变少,从而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而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使地下水的抽取量成倍增加,引发了土壤中的水分不足、缺氧、地温升高等问题,因而直接影响了城市植被的健康,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干旱、缺水等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路面产生积水、对雨水净化积存调蓄、涵养植被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能够在大雨到来之时,有效地克服了现有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不能解决雨水径流造成的城市水系污染和暴雨径流造成的城市内涝等问题。实现了集雨、截污、净水以及削峰调蓄、涵养植被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涵养植被的分流调蓄系统,包括落水井盖、集水槽、过滤大石子格栅板、过滤碎石子格栅板、除油层、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沉淀池、第一清污盖、第二清污盖、沉淀池清污盖、路缘石、出水口、雨水导流管、检修盖、调蓄储水池、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板层、溢流管、绿化带、种植土层、碎石层、水位传感器控制系统23、导流管控制阀门、溢流管控制阀门和滤污网层,
所述集水槽与路面通过出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槽与第一过滤池连接,集水槽上面安装有将路面雨水汇集至集水槽内的落水井盖;所述集水槽和第一过滤池连接处设有过滤大石子格栅板,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之间设置过滤碎石子格栅板,第二过滤池与沉淀池连接,第二过滤池与沉淀池连接处设置有除油层;所述沉淀池通过侧壁上方的雨水导流管与调蓄储水池连接;所述调蓄储水池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在其周围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同时设置在种植土层的下方,种植土层上面设置有绿化带,所述溢流管以调蓄储水池为中心向外延伸至周围的碎石层中,所以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路面积水的问题,而且能够回收过滤净化雨水,同时收集到调蓄储水池中的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能够为种植土层所吸收,有效的供应给绿化带,辅助花草树木等植物的生长;
调蓄储水池顶端设置有检修盖,方便对调蓄储水池进行检修维护;检修盖向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控制系统,雨水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管控制阀门,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管控制阀门;整个调蓄储水池内的水位由水位传感器控制系统控制,水位传感器控制系统也可控制安装在雨水导流管上的导流管控制阀门、溢流管上的溢流管控制阀门;
所述落水井盖通过出水口与路缘石相连接,且落水井盖与所述路缘石相接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路缘石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下面的路缘石高出所述路面为2cm-4cm之间;
所述过滤大石子格栅板、过滤碎石子格栅板分别设置有不同的规格尺寸,过滤大石子格栅板先过滤去雨水中含有的大石子颗粒物,第二层过滤碎石子格栅板再过滤掉雨水中剩有的碎石子颗粒;第二过滤池与沉淀池连接处设置有除油层,除油层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油脂类、石油类以及难以用常规方法难以去除的油类污染物;这样通过数层过滤净化后不仅对雨水中常规污染物有良好的过滤效果,而且调蓄储水池收集到的水能够直接作为灌溉用水且不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任何污染和影响;
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面设置有第一清污盖,第二过滤池上面设置有第二清污盖,沉淀池上面设置有沉淀池清污盖,方便对过滤池、过滤池和沉淀池里面的大石子颗粒物、碎石子颗粒和油类污染物进行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4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玻璃基板生产中废水循环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养颜白茶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