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4281.X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刘秦豫;邓辉龙;李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物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采样 检测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脱附装置主要应用于危化品检测,化学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随着器件,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技术进步,加热脱附装置逐步朝着智能化、微型化、轻便化、低功耗(直流供电)的方向发展,在微痕量成分检测分析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公告号为CN2038699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热脱附装置,包括外盖,外盖内设有采样管和加热元件,采样管可拆卸,采样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加热元件设置在采样管中部,采样管附近设置了风扇使得采样管降温速度快,可快速开始下一次吸附工作。
降温装置采用风扇不利于加热脱附装置朝向微型化、轻便化的方向发展。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其包括外壳、加热元件、导热腔体和隔热板,加热元件、导热腔体和隔热板设置于外壳内,导热腔体固定至隔热板,隔热板固定至外壳,加热元件设置于导热腔体外侧,导热腔体上形成相互连通且连通外壳外部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其中,导热腔体包括导热腔主体部、固定部和连接部,导热腔主体部上设置试纸插入槽,试纸插入槽的一端为进气通道,导热腔主体部的一侧开设连通试纸插入槽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为出气通道;加热元件固定至导热腔主体部的另一侧外;连接部连接固定部和导热腔主体部;固定部连接至隔热板。
其中,加热脱附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导热腔主体部的另一侧外部的弹性夹持件,弹性夹持件用于将加热元件贴紧导热腔体。
其中,连接部为一对沿导热腔主体部的一外侧壁垂直延伸的壁部,固定部包括一对分别沿连接部的一壁部垂直朝外延伸的子固定部。
其中,加热脱附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保护开关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试纸插入槽内用于采集实时温度,温度保护开关设置于连接部的一壁部外侧用于在加热脱附装置工作过程中当试纸插入槽内的温度超过第一温度阈值时停止加热元件工作以及当试纸插入槽内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使加热元件工作,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加热脱附装置进一步包括光耦合器,光耦合器设置于试纸插入槽的顶部一侧。
其中,导热腔主体部上进一步设置连通试纸插入槽、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浅槽。
其中,加热脱附装置与检测主机对接,检测主机包括气嘴,气嘴插入导热腔主体部的圆形开口中;气嘴上与圆形开口对接的端面具有进气槽。
其中,外壳的两侧设置一对弹性夹持卡勾,一对弹性夹持卡勾用于与检测主机对接时勾住其壳体内壁。
其中,隔热板呈平板状设置,外壳对应于隔热板的两侧边分别设置一卡槽,隔热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于与其对应的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的加热元件设置于导热腔体外侧用于对导热腔体进行加热,导热腔体通过隔热板固定至外壳,导热腔体与外壳不直接接触,导热腔体内的热流通过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散出,因此无需风扇等专用散热器件,有利于加热脱附装置朝向微型化、轻便化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采样检测的加热脱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导热腔体与其他构件连接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去掉外壳顶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去掉外壳顶盖的俯视图;
图6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的温度加热、控制和保护原理图;
图8是与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对接的检测主机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检测主机的气嘴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加热脱附装置与图8所示检测主机对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物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物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4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医学护理中的鼻导管
- 下一篇:抗消气持续加压氧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