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油水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5537.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三人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5 | 分类号: | B01D17/05;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薛峰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水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石油行业的原油沉降和生产过程的产出污水的油水分离。
背景技术
油田、炼油厂等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作业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含油污水。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大部分油田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各种开采技术的应用使原油多以乳状液的形式被采出。据统计,世界开采出的原油近80%以原油乳状液形式存在,含油乳化污水的量也与日俱增。并且现在为了提高原油的产出率,一般均采用压水注入的方法提高原油产量,一般注入水采用原油沉降污水净化的方法生产。
根据含油污水中的油滴的直径与在污水中的状态不同,污水中的含油主要以四种状态存在: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
根据含油状态的不同,一般现在有不同的处理工艺。现有的常规除油工艺有:重力、离心、电分、吸附、气浮分离等,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些技术一般针对不同的含油污水。以下对常规的除油工艺进行简单介绍。
1.1、重力式分离
其是根据斯托克斯公式的运动规律和“浅池理论”,利用油、气、水的相对密度不同,组分一定的油水混合物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当系统处于平衡时就会形成一定比例的油、气、水相原理进行。
工作原理:通过多次改变油水乳化液的运行方向和流速,强化机械破乳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快油水分离速度。
存在的缺点:单一重力分离设备体积大、时间慢,但先进油水分离设备均设置有该处理单元,只是将其体积变小。只能处理悬浮油和杂质(如泥沙),无法处理乳化油和溶解油。
1.2、离心式分离
利用油水密度的不同,使高速旋转的油水混合液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从而使油与水分开。
存在的缺点:虽然停留时间少和设备体积较小,但由于离心设备有运动部件,日常维护较难,因此只应用于试验室的分析设备和需要减小占地面积的场所。并且离心式分离一般也是针对悬浮油效果较好,对于乳化油和溶解油基本没有效果。
1.3、电分离
原理是乳状液置于高压的交流或直流电场中,由于电场对水滴的作用,削弱了乳状液的界面膜强度,促进水滴的碰撞、合并,最终聚结成粒径较大的水滴,从原油中分离出来。
存在的缺点:电分离由于耗电量大、成本高,不适用于大量的污水处理。
1.4、吸附分离
利用油水对固体物质亲和状况的不同,常用亲水憎油的固体物质制成装置。当油水混合物流经吸附层时,被迫不断改变流速和方向,增加了水滴的碰撞聚结几率,使小液滴快速聚结沉降。
存在的缺点:一般只用于末端分离处理,不能作为主要手段。
1.5、气浮分离
气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气泡,携带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净化的一种方法。条件是附在油滴上的气泡可形成油气颗粒。
以下,对气浮分离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气浮分离主要有加压溶气减压曝气法与溶气泵曝气法两类方法:
加压溶气减压曝气法:溶气罐采用加压溶气减压曝气法(简称:减压曝气法),其原理是,减压曝气的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废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层,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溶气泵曝气法:溶气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气体,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和溶气装置。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搅拌器和混合器。由于泵内的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达80~100%。所以无需大型加压溶气罐或昂贵的反应塔即可制取高度溶解液。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串联使用可以增加吸气量。一台气液混合泵即可进行气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
气浮分离存在的缺点:现在广泛的污水处理方式,具有效率高、占地小的优点,但是当污水中乳化油含量较高时,需要与药剂配合使用,带来二次水质污染并且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
因此,如何使油水分离过程中无需加药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同时较为高效、便捷、占地及运营成本较低,并符合现场含油污水处理工况,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三人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连云港三人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5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漏斗式萃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稳定脱气工序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