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拉钩八字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5984.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癸君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9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52513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拉钩 八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拉钩八字环。
背景技术
钓鱼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喜爱。
目前,现有的渔具中鱼钩部分大多不具备自动拉钩的装置,这就使得鱼类在吃饵上钩的时段容易出现脱钩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拉钩八字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拉钩八字环,包括筒体、伸缩杆和弹性件;
上述筒体竖直封闭设置且内部中空;
上述伸缩杆上端穿过上述筒体的下端并伸入筒体内,其下端位于上述筒体外,上述伸缩杆的上端具有止抵块,上述伸缩杆可沿筒体内壁上下移动;
上述弹性件位于上述筒体内,并设置在上述止抵块与筒体下端封闭端之间;
上述筒体上端封闭端连接母线,上述伸缩杆下端连接有多个子线,且每个上述子线远离伸缩杆下端的一端均可拆卸的安装有鱼钩;
初始状态时,上述止抵块与筒体上端封闭端抵接,上述弹性件处于压缩形变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该装置可在鱼类吃饵时自动回弹勾住鱼类,降低鱼类脱钩的状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筒体由圆筒、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上述圆筒为圆柱状,其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开口,上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可拆卸的密封固定在上述圆筒的上下端开口处,上述缩杆上端穿过上述下端盖并伸入圆筒内,上述母线连接在上述上端盖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体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便于拆装更换。
进一步,上述上端盖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上述母线连接在上述第一固定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连接母线。
进一步,上述伸缩杆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第二固定环,多个上述子线分别连接在上述第二固定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连接子线。
进一步,上述弹性件为弹簧,并套设在上述伸缩杆伸入上述筒体的一端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便于装配。
进一步,上述止抵块为横向设置的条状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拉钩八字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筒体,2、伸缩杆,3、弹性件,4、母线,5、子线,6、鱼钩,11、圆筒,12、上端盖,13、下端盖,22、第二固定环,23、止抵块,121、第一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拉钩八字环包括筒体1、伸缩杆2和弹性件3;
上述筒体1竖直封闭设置且内部中空;
上述伸缩杆2上端穿过上述筒体1的下端并伸入筒体1内,其下端位于上述筒体1外,上述伸缩杆2的上端具有止抵块21,上述伸缩杆2可沿筒体1内壁上下移动;
上述弹性件3位于上述筒体1内,并设置在上述止抵块21与筒体1下端封闭端之间;
上述筒体1上端封闭端连接母线4,上述伸缩杆2下端连接有多个子线5,且每个上述子线5远离伸缩杆2下端的一端均可拆卸的安装有鱼钩6;
初始状态时,上述止抵块21与筒体1上端封闭端抵接,上述弹性件3处于压缩形变状态。
使用过程中,将整个八字环连接在母线远离鱼竿的一端端部,之后将整个装置下放于水中,整个弹性件3在正常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当鱼饵吃饵上钩时,瞬间的作用力大于上述弹性件3向上的弹力,从而使得鱼钩6带动子线5和伸缩杆2相对于向下移动,并继续压缩弹性件3,此时,弹性件3向上的弹力大于鱼类吃饵时的作用力,弹性件3恢复一定形变并向上弹起伸缩杆2,从而带动子线5和鱼钩6向上移动,鱼钩6就会牢牢勾住鱼嘴,整个过程实现对鱼类吃饵时的自动吊钩,使用比较方便。
优选的,上述筒体1由圆筒11、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组成,上述圆筒11为圆柱状,其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开口,上述上端盖12和下端盖13分别可拆卸的密封固定在上述圆筒11的上下端开口处,上述缩杆2上端穿过上述下端盖13并伸入圆筒11内,上述母线4连接在上述上端盖12上,整个筒体1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癸君,未经郭癸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5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快速收口装置的手抄网
- 下一篇:一种全视角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