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673.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贵荣;杨来侠;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B22F3/10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烧结 碳纤维 相结合 金属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基碳纤维增强材料的快速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Formhals等在1934年利用电纺技术实现纳米纤维无纺布的构建之后,静电纺丝技术就为大家所熟知。这一技术的核心是使带电流体在静电场中流动与变形,最终得到纤维状物质。当给注射器针尖和收集板之间加上静电高压时,电场力克服针尖液滴的表面张力,高速射流被拉伸,然后形成泰勒锥,静电力使射流分岔,变成极细的丝状纤维。最后溶剂挥发,收集板收集到无序的无纺布式纳米级纤维。碳纤维(carbon fiber,CF)是静电纺丝的常用材料,该材料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和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质量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材料,并且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模量等特性,是非常稳定的纤维增强材料。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项集激光、材料、信息及控制等于一体的高新制造技术,其突出优点就是不需要任何工装夹具便能根据产品的CAD数据快捷地制造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甚至产品,是制造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与并行工程一起被列为当代两项最重要的制造技术。其中,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ng laser sintering SLS)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由计算机控制层叠堆积成型。一般的步骤是首先铺一层粉末材料,将材料预热到接近熔化点,再使用激光在该层截面上扫描,使粉末温度升至熔化点,然后烧结形成粘接,接着不断重复铺粉、烧结的过程,直至完成整个模型成型。该工艺材料适用面广,不仅能制造塑料零件,还能制造陶瓷、石蜡等材料的零件,特别是可以直接制造金属零件。该技术的优点为:可采用多种材料、制作工艺简单、无需支撑结构、材料利用率高。但该方法加工出的制作表面粗糙、烧结过程挥发异味、制作过程需要比较复杂的辅助工艺等,特别是制造出来的工件的强度和硬度与锻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很难作为结构件直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该装置制备出强度及硬度较好的工件,工件的表面较为光滑,并且制备过程中不挥发异味,制作过程较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包括计算机、机架、基板、XY二维运动平台、竖向运动装置、激光烧结装置及静电纺丝装置,其中激光烧结装置包括激光器、喷嘴及金属原料料筒,静电纺丝装置包括高压电源、针头及碳纤维溶液料筒;
基板通过XY二维运动平台固定于机架的底部,竖向运动装置固定于机架的侧面,激光器设置于竖向运动装置的侧面,针头及喷嘴固定于竖向运动装置的底部,且针头的出口、喷嘴的出口及激光器均正对基板,高压电源的正极及负极分别与针头及基板相连接,碳纤维溶液料筒及金属原料料筒均固定于机架的顶部,且碳纤维溶液料筒的出口与针头的入口相连通,金属原料料筒的出口与喷嘴的入口相连通,计算机与XY二维运动平台的控制端及竖向运动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接。
金属原料料筒的出口通过金属送料管与喷嘴的入口相连通。
金属原料料筒的出口处设有金属原料调节阀,金属原料调节阀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相连接。
碳纤维溶液料筒的出口通过碳纤维送料管与针头的入口相连通。
碳纤维溶液料筒的出口处设有碳纤维溶液调节阀,碳纤维溶液调节阀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烧结与电纺碳纤维相结合的金属3D打印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相结合,根据待打印工件的形状调整基板、喷嘴及针头的位置,并在金属原料激光烧结的过程中在烧结区域加入丝状碳纤维,从而制备出任意复杂形状的工件,工件的强度及耐磨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滑,并且制备过程中不挥发异味,操作较为简单,避免传统加工工序多、效率低下的弊端,同时不需要使用工装夹具就能快速的获得金属功能工件,有效的解决激光烧结直接成型的功能工件强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式冶金电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婴儿服装舒适标示带及婴儿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