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医疗打印机的恒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400.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海;邓月红;骆志勇;杨雄;谭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丹典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93 | 分类号: | B29C64/393;B33Y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打印机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医疗打印机的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外科医生们可以在手术中现场利用打印设备打印出各种尺寸的骨骼用于临床使用,3D打印基本使用烧结或熔积成型将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成形时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否则产生变形,因此可保证恒温的3D打印机恒温装置显得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医疗打印机的恒温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片机控制半导体制冷板,可控制制冷和制热,控制方便,保温外壳可更好地进行恒温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医疗打印机的恒温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打印机主体和温度检测器,所述外壳通过铰链与箱门转动连接,且箱门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左侧固定有显示屏,且控制面板与显示屏上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外壳侧壁开设有通风口,且通风口另一侧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外壳后端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电源接口和电脑输出接口,所述打印机主体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外壳内,且外壳内部设置有保温板,所述打印机主体下端固定有打印板,且打印板下方设置有半导体制冷板,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与A/D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A/D数模转换器和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半导体制冷板和散热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ABS塑料构件制成。
优选的,所述箱门外壁安装有拉手,且箱门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口分别与显示屏、控制面板、打印机主体、半导体制冷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器安装于外壳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打印机主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外壳内,外观美观,外壳内壁设置的保温板可对内部空间进行保温,利用温度检测器实时监测外壳内温度,采用控制面板完成温控数据的输入,通过单片机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制热控制,实现外壳内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通过观察窗可了解内部打印情况,控制方便,保温外壳可更好地进行恒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外壳;2-铰链;3-箱门;4-观察窗;5-显示屏;6-控制面板;7-通风口;8-拉手;9-保温板;10-打印机主体;11-半导体制冷板;12-固定螺栓;13-散热扇;14-打印板;15-电源接口;16-电脑输出接口;17-温度检测器;18-A/D数模转换器;19-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丹典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丹典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台阶式树脂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编译软件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