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包上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597.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梁保青;徐跃庆;李宏宇;王常伟;李爱梅;王全喜;张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熔金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3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包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钢包上水口。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包上水口在钢厂使用的过程中,因为上水口的上面与上滑板的下表面配合,在二者中间涂一层火泥,上水口的上表面以及上滑板的下表面都是光滑平面,在使用时上水口的温度变化范围大,会产生热胀冷缩,再加上上滑板容易滑动,这就很容易造成上滑板与上水口上平面间的火泥产生细微错动,从而会产生细微间隙,致使钢水冲刷的过程中会有细小夹钢,严重时会造成平面间跑钢的恶劣事故,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钢包上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体、钢流道和火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的环形沟槽,所述钢流道位于上水口本体的中心,所述钢流道贯穿上水口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钢流道与环形沟槽同心,所述钢流道位于内侧的环形沟槽的内部,所述火泥层附着在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火泥层的下表面形成与环形沟槽匹配的环形凸起。
优选的,所述上水口本体为上方的圆柱与下方的圆台结合的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水口本体的上方的圆柱与下方的圆台结合处设有环形的阶梯槽,所述上水口本体的阶梯槽处包裹有钢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钢包上水口在上表面设置环形沟槽,使得火泥层的下表面形成与环形沟槽匹配的环形凸起,防止火泥层产生横向的滑动,进而避免产生夹钢和跑钢的现象;设置包裹在阶梯槽处的钢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增加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火泥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火泥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上水口本体,2.火泥层,3.钢流道,11.钢带,12.环形沟槽,21.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8。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钢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体、钢流道和火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的环形沟槽,所述钢流道位于上水口本体的中心,所述钢流道贯穿上水口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钢流道与环形沟槽同心,所述钢流道位于内侧的环形沟槽的内部,所述火泥层附着在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火泥层的下表面形成与环形沟槽匹配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陷入环形沟槽,火泥层与上水口本体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位移;所述上水口本体为上方的圆柱与下方的圆台结合的空心结构。
实施例二,一种新型钢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体、钢流道和火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的环形沟槽,所述钢流道位于上水口本体的中心,所述钢流道贯穿上水口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钢流道与环形沟槽同心,所述钢流道位于内侧的环形沟槽的内部,所述火泥层附着在上水口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火泥层的下表面形成与环形沟槽匹配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陷入环形沟槽,火泥层与上水口本体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的位移;所述上水口本体为上方的圆柱与下方的圆台结合的空心结构;所述上水口本体的上方的圆柱与下方的圆台结合处设有环形的阶梯槽,所述上水口本体的阶梯槽处包裹有钢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熔金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熔金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钥匙容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随身物品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