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605.5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王晓璐;周洪;徐雷;姜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检测 建筑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的采用双面热流计法对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进行现场检测的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在不断的增长。对于新建成的建筑,需要通过现场检测的办法来判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进行现场检测是评价建筑物的节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中规定了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用热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热工巡检仪等设备在现场测出围护结构的热流强度及其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并计算出综合传热系数,从而判定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该方法简单方便,但缺点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且被测结构体内外表面温差在10℃以上且要连续测试96小时以上,检测限制条件多且检测时间长,而且围护结构的实际传热并非稳定传热,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以双面热流计法为检测方法,对现有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进行改进,待检测围护结构一侧设置有可调温电熨斗,可调温电熨斗外设置有保温泡沫板,并配合其他设计,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包括多功能数据采集仪、计算机、冷箱、可调温电熨斗、带显示屏的电熨斗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冷箱温度控制装置、热流传感器和保温泡沫板,所述冷箱在待检测围护结构一侧,所述冷箱是一端敞口的中空矩形箱体,所述冷箱的开口端与待检测围护结构内侧紧密接触并密封,所述冷箱一侧有冷箱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待检测围护结构另一侧有可调温电熨斗,所述可调温电熨斗外有保温泡沫板,所述热流传感器有一对,所述热流传感器贴覆在待检测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平面中心处,所述温度传感器有八个分别均匀对称的布置在待检测围护结构外表面热流传感器的四周,所述靠可调温电熨斗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和可调温电熨斗通过连接线与带显示屏的电熨斗温度控制器相连,所述可调温电熨斗、带显示屏的电熨斗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冷箱温度控制装置和热流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多功能数据采集仪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多功能数据采集仪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箱外有不锈钢保温壳,为了保温需设置不锈钢保温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温电熨斗与待检测围护结构相连处为圆形,所述可调温电熨斗与待检测围护结构相连处外套有保温密封环,设置保温密封环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温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箱的中心处有一个空气温度传感器,设置空气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测试冷箱内的空气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温电熨斗与温度传感器和热流传感器之间有铝箔纸,铝箔纸的作用是使电熨斗底板对待测区域墙壁面加热均匀,同时防止电熨斗底板热辐射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一种现场检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冷箱内有温度控制装置,能根据需要设置并自动调整箱体内空间温度,无需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传统的制冷部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冷箱的箱体采用不锈钢保温泡沫板制作,电熨斗的外面安装有保温泡沫板,保温性能好,能维持围护结构内、外侧表面附近的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一方面,围护结构内、外侧表面附近的温度基本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对测试环境条件的要求低,测试不受季节的限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围护结构内、外侧表面附近的温度对保温泡沫板以外环境影响小,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功能房间热环境有要求的建筑。
3、本实用新型分别利用双面两个热流传感器及其附近均匀布置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热流强度值和内外表面温度值,可以减少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
4、本实用新型测试范围广,不仅可以对建筑围护结构(墙体、门、屋顶、楼板)的传热系数进行测试,也可以对木板、石板等建筑材料的传热系数进行现场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建筑围护结构内侧和外侧的温度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