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957.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6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1;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主要用于将药水注射入患者的体内。现有的注射器包括用于容纳药水的针筒、设置在针筒端部的针头、设置在针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打针时,护士首先需要将针头戳入患者体内,然后通过手指按压活塞杆,使其将针筒内的药水通过针头注入患者体内,这种打针的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较为熟练的护士能够掌握一定的力度,使得药水能够被匀速地注注入患者体内,而熟练度较差的护士可能会由于力度掌握不准确,使得药水被注入过快,从而导致患者的不适,此外,在长时间打针后,护士的手部可能会酸痛,从而进一步使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力度。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新型自动注射器,使其能够辅助护士将药水均匀地注入患者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药水均匀地注入患者体内且劳动强度较低的新型自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顶端并与针筒连通的针头、设置于针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新型自动注射器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针筒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第二套筒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套筒的底端,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电机、电池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电路基板和设置于电路基板上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池、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机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底面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套筒的底壁并与丝杆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在容置槽内并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按钮开关设置于容纳槽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或ARM 芯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所述针筒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套筒的底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针筒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套筒内,并且活塞杆通过螺纹与丝杆连接,丝杆与设置于第二套筒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活塞杆在丝杆及电机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从而将针筒内的药水从针头中喷出,无需操作人员用手指按压活塞杆,避免了由于人为施力掌控不好而导致药水注射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针头插入至患者体内,然后通过按钮开关向微控制器发送注射信号,微控制器在接收到注射信号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活塞杆在容置槽内滑动,从而将药水从针头喷出,注入患者体内。当需要抽取药水时,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按钮开关和微控制器控制活塞杆反方向移动,从而抽取药水,使用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能够将药水均匀地注入患者体内且劳动强度较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2:针头;3:活塞;4:活塞杆;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电机;8:电池;9:控制板;10:丝杆;11:容置槽;12:按钮开关; 13:液晶显示器;14: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未经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注射器匀速注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腔侧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