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023.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H02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整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夹。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各种各样不同电源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于是为了将繁杂的线路整理得井井有条,电线塑料夹应运而生。
公开号为CN2044594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束线座,包括夹线箍,隔离柱与固定头。其中束线箍顶部设置有长口栅和短口栅组成的夹线装置,可以用来将排线顺着夹线装置进入束线箍中。但是这种束线座在所要安装区域的空间高度较小时会使得在排线从束线箍顶部进入束线座的难度较大,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夹。这种塑料夹可以在安装区域空间高度较低时较为方便的将排线固定在塑料夹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夹,包括夹线箍,所述夹线箍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夹线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夹线箍内设置有夹线区,所述夹线箍靠近夹线区的一侧设置有长口栅,所述夹线箍靠近长口栅的一侧设置有短口栅,所述短口栅与长口栅之间设置有箍口,所述箍口位于夹线箍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先将固定头对准需要安装塑料夹的通孔,然后将固定头顺着通孔安装固定在通孔中。将需要固定的排线从夹线箍的侧面沿着长口栅移动,然后通过长口栅与短口栅之间的箍口。排线经过箍口进入夹线区中,并被限制在夹线区中。在遇到上下空间较为狭窄的电线箱中,排线从一般的塑料夹上端进入夹线区显得较为不便,因此将箍口设置在夹线箍的侧面可以使得排线可以较为方便的从侧面进入夹线区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线区设置为正方形,其四个角上设置有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夹线区四个角上的圆弧面可以与边缘处的电线形状相契合,可以大大增加夹线区空间的利用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口栅上靠近短口栅的一端设置有横向设置有凸体,所述凸体附近设置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凸体可以引导顺着长口栅移动的排线会沿着凸体的半圆柱体移动,然后进入长口栅与短口栅之间,最后进入夹线区中。凹槽的存在可以使得当排线经过凸体的引导之后进入凹槽,较为容易的进入长口栅与短口栅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口栅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底部朝向夹线区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长口栅上的斜面可以使得排线可以沿着长口栅进入夹线区,可以较为容易的找到排线进入夹线区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短口栅的靠近凸体的一端设置有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排线进入夹线区后,排线会受到限位槽的限制作用,从而不会从夹线区中掉出。当排线到达箍口时,一是倒钩限制排线从箍口掉出,二是在凸体和凹槽也能对排线进行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使得排线被限制在夹线区中,达到固定排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下方设置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两侧设置有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阻挡片可以使得当固定头卡入通孔时可以卡住通孔顶部的壁面,从而达到将塑料夹固定在通孔上;阻挡片两侧的斜板可以使得当固定头卡入通孔时与顶部壁面接触,保持整个塑料夹的稳定,使得塑料夹保持直立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头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阻挡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阻挡片一端设置有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固定板上的引导面可以引导塑料夹进入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锥体,所述锥体侧面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锥体的较大的面的面积一般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使得当锥体进入通孔时,锥体侧面受到挤压变形。在通过通孔后锥体侧面恢复原状。锥体的变形使得锥体在通过通孔后可以防止锥体被轻易拔出。锥体靠近阻挡片的卡块可以卡在锥体靠近阻挡片的面上,使得整个塑料夹被牢固的固定在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体靠近阻挡片的一端设置有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锥体靠近阻挡片的卡块可以卡在锥体靠近阻挡片的面上,使得整个塑料夹被牢固的固定在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惠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