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49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阳;黄建忠;都兴鹏;武献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模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电子节气门、电控EGR阀、电控涡轮增压器、座椅调节器、发动机热管理模块、可变进气歧管等。电控系统由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信号控制(例如)电机转速或输出转矩,以实现对执行元件的高速、高扭矩/高输出力控制,满足响应时间等的要求。
在电控系统的电路模块中一般设置有接地电路。目前,通常在电路模块的预定位置注塑一组或几组舌形金属弹片,以使得舌形金属弹片与接地的金属定位柱接触来实现接地连接。
但是,由于舌形金属弹片的形状复杂,弹片的成型及注塑工艺难度大,而且不易定位。另外当需要多组弹片时,占用空间大,入厂检验不易实施,质量控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路模块及电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模块的接地电路连接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以及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上集成有正供电电路、负供电电路及接地电路,其中,所述接地电路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的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为所述接地电路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正供电电路上分支的第一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负供电电路上分支的第二支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电路形成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以及所述“T”形结构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对应连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部件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正供电电路、所述负供电电路、所述接地电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平行于所述板状主体并注塑在所述板状主体中,所述正供电电路、所述负供电电路、所述接地电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连接端子分别置于所述绝缘部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集成在所述绝缘部件中的用于与传感器连接的传感器供电电路、传感器接地电路及传感器信号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模块通过设置接地电路的弹性结构弹性压紧在接地的金属部件上来实现接地,该电路模块中的接地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接地电路在电路模块中的定位及注塑工艺的难度,而且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舌形弹片与定位柱连接的接地方式,能够减少占用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模块由于结构简单,易于进行检测,从而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路模块,还包括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电路模块的所述正供电电路和所述负供电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电极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电路模块的所述传感器供电电路、所述传感器接地电路及所述传感器信号电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接地的所述金属部件为固定在所述电机上的金属壳,所述绝缘部件相对所述金属壳固定时,所述接地电路的所述弹性结构弹性压紧在所述金属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正极插片和负极插片,所述正供电电路和所述负供电电路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正极插片和所述负极插片对应插接的插接槽。
所述电控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电路模块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模块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电路模块(未显示绝缘部件和金属壳)与传感器和电机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电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LC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服务器便捷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