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8997.7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沈烈翔;徐鑫英;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水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沉淀可以去除水中的磷等等杂质。
目前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其结构包括沉淀池和设置在沉淀池中的搅拌机构。
当原水进入至沉淀池中后,再向沉淀池中添加混凝剂,再通过搅拌机构对原水和混凝剂进行混合。
然而,现有的这种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其混合效率较低,同时,排污管其经常清理,导致水处理的成本大幅增加。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申请号:201120320751.3],包括混凝沉淀池、吸附反应池、超滤膜组件和清水池;所述超滤膜组件设有进水口、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混凝沉淀池通过管路与吸附反应池相连,所述吸附反应池的出口管路通过进水泵与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相连,超滤膜组件的产水出口通入清水池。本装置可高效截留细颗粒物及低分子杂质,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多种污染物质,实现饮用水的深度处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以上诸多的优点,但是,上述方案并未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混合效率和能够减少清理次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在沉淀池的敞口处设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有下端伸入至沉淀池底部的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与能驱动其转动的转动驱动结构连接,在沉淀池的池底连接有排污管,在沉淀池底部具有弧形凹面且所述的排污管进水端连接在弧形凹面的最低处,在沉淀池内设有位于沉淀池底部上方的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的不锈钢过滤网周边包覆有密封胶条且所述的密封胶条与沉淀池侧壁密封连接,在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凸筋且相邻的两根凸筋之间形成凹槽。
设置的不锈钢过滤网,能够减少排污管的清理频率。
设置的凸筋结合凹槽,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凸筋内侧具有弧形凸面。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密封胶条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倾斜向下朝外设置的密封唇。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架包括环形底座,在环形底座上设有呈H形的中间架,所述的搅拌杆上端与中间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转动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带传动结构与搅拌杆上端连接。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排污管为不锈钢排污管。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中间架通过四根螺 栓与环形底座连接。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底座周向设有若干凸耳,在每个凸耳上分别设有安装定位孔。
在上述的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中,所述的环形底座与凸耳连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的优点在于:
1、设置的不锈钢过滤网,能够减少排污管的清理频率。
2、设置的凸筋结合凹槽,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沉淀池1、弧形凹面11、凸筋12、固定架2、环形底座21、中间架22、凸耳23、搅拌杆3、驱动电机31、排污管4、不锈钢过滤网5、密封胶条51、密封唇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饮用水混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1,在沉淀池1底部具有弧形凹面11,设置的弧形凹面11其可以便于杂质的归集。
在沉淀池1的敞口处设有固定架2,该固定架2包括环形底座21,在环形底座21上设有呈H形的中间架22,为了便于拆装,该中间架22通过四根螺栓与环形底座21连接。
在固定架2上设有下端伸入至沉淀池1底部的搅拌杆3,搅 拌杆3上端与中间架22转动连接。搅拌杆3上端与中间架22设有轴承,其实现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8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用水混凝反应池
- 下一篇:基于低功耗蓝牙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