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米结构及自动进米电饭煲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89612.9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公告)号: CN207023908U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 杨健
主分类号: A47J27/00 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
代理公司: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代理人: 徐淑东,王宇杨
地址: 116023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构 自动 电饭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米结构及自动进米电饭煲。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取米是直接用工具从盛米容器(袋、箱)中取出使用。为了满足美观和密封的需要,今年来市面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储米箱,但是目前市面上上的储米箱仅是简单的带有一定容置空间的箱体,仅用于存储大米,不能自动取米,取米之后需要用另置的电饭煲来煮饭,不能自动向电饭煲中进米,使用起来不方便,无法满足智能家居的需要。

电饭煲是一种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安全,清洁卫生,能够对多种食品进行加热,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现有技术的电饭煲是一种简单的煮饭工具,仅具有做米饭、煮粥等常用功能。另有智能电饭煲系统,是将米箱和水箱设置在电饭煲外部,不能直接向电饭煲中自动进米,且这种结构设计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放置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能自动取米、自动进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进米结构及自动进米电饭煲,能够自动取米、自动进米,提高了电饭煲的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米结构,包括:螺旋上米单元、送米单元、推杆单元和漏米口单元;

所述螺旋上米单元设置在米箱中,包括电机(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6)、螺旋杆(4)和螺旋杆壳(5),所述电机(8)的转轴上套有第一齿轮(9);所述螺旋杆(4)外套设螺旋杆壳(5),螺旋杆(4)的底部穿过第二齿轮(6)的中心;所述第一齿轮(9)的齿与第二齿轮(6)的齿啮合;

所述送米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风扇(2)、送米口(3)和进米管(11),所述送米口(3)与螺旋杆(4)顶部对应且与进米管(11)连通,所述风扇能够将米吹入进米管(11)中;

所述漏米口单元与进米管(11)出口对应设置,所述漏米口单元包括转动件(16)、支撑圆盘(13)和开口塞(14),所述开口塞(14)上设置支柱,支柱从下向上依次套有支撑圆盘(13)和弹簧,支柱的顶端与转动件(16)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推杆单元包括直线电机(19)和主推杆(17),所述直线电机(19)的伸缩轴与主推杆(17)固定连接,所述主推杆(17)与转动件(16)对应设置,当主推杆(17)伸出时,能够推动转动件(16)转动;

所述电机(8)、风扇(2)和直线电机(19)分别通过外部控制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主推杆(17)上设置限位件(18)。

进一步的,所述进米管(11)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塞(14)上还套有垫圈(15)。

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进米电饭煲,包括:壳体、米箱、内胆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进米结构;

所述进米结构、米箱和内胆分别设置在壳体内,且进米结构的螺旋上米单元设置在米箱中,进米结构的漏米口单元设置在内胆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米结构及自动进米电饭煲,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米结构设置在米箱中,能够实现自动取米,并结合电饭煲,能够实现自动进米,大大提高了电饭煲的智能化程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进米结构不仅可以应用在电饭煲上,也可应用上智能米桶上作为米桶的出米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米结构关键部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主体支撑件;2、风扇;3、送米口;4、螺旋杆;5、螺旋杆壳;6、第二齿轮;7、螺旋上米单元支撑件;8、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一夹紧件;11、进米管;12、第二夹紧件;13、支撑圆盘;14、开口塞;15、垫圈;16、转动件;17、主推杆;18、限位件;19、直线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