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环弹片式三驱动双摄像头IR滤光片内置对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048.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坤;鲍和平;林聪;刘富泉;吕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3B17/1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环 弹片 驱动 摄像头 ir 滤光 内置 对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头对焦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照相摄像装置上的开环弹片式三驱动双摄像头IR滤光片内置对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照相装置中,均采用一个摄像头的结构方式,单个摄像头每次只能拍摄一定范围的照片,不能够实现同眼睛所看到的完全一致;在未来照片高技术的要求和以及未来3D技术的驱动下,模拟人类眼睛一样的照相方式逐步进入应用,通过两个摄像头的使用,以及更先进的三角算法的模拟,可模拟实现处类似于人类眼睛一样的取景和对焦的功能,实现拍照的实景和眼睛所看到的景象一致。相对于单个摄像头来说,单个摄像头所拍摄的照片范围、清晰度性均不足,同时单个摄像头也只能实现2D的拍摄画面。因摄像头通常采用对焦装置驱动镜头来进行拍摄,但是目前的双摄像头的对焦装置由于闭环的工艺以及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工艺复杂,不容易生产;另外现在对焦装置的底座上设置的IR滤光片槽开在底座下方向位置,安装IR滤光片需要将产品反向,反向完成后需要再转到正向方向,再将镜头选入,工作程序比较复杂,自动化操作不好实现统一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具有量产性的开环弹片式三驱动双摄像头IR滤光片内置对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开环弹片式三驱动双摄像头IR滤光片内置对焦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壳体通孔和第二壳体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和第二底座通孔,所述壳体罩装在底座上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第一壳体通孔正对第一底座通孔,第二壳体通孔正对第二底座通孔,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第一对焦机构和第二对焦机构,所述第一对焦机构正对第一壳体通孔和第一底座通孔,所述第二对焦机构正对第二壳体通孔和第二底座通孔,所述第一对焦机构包括第一透镜支撑体和第一驱动线圈,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缠绕在第一透镜支撑体的外圈;
所述第二对焦机构包括第二透镜支撑体和第二驱动线圈,所述第二驱动线圈缠绕在第二透镜支撑体的外圈;
所述第一透镜支撑体和第二透镜支撑体上方设有相配合的上弹片,下方设有相配合的下弹片;所述下弹片为三分体结构,左侧和右侧为半圆结构,中间为两个半圆结合体;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与第一驱动线圈和第二驱动线圈配合的驱动磁铁,所述驱动磁铁为三个,分别为第一透镜支撑体左侧的一个、第二透镜支撑体右侧的一个和第一透镜支撑体和第二透镜支撑体之间共用的一个;所述第一底座通孔和第二底座通孔内分别设有朝向向上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用来从上往下放置IR滤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紧凑,有助于缩小对焦装置的体积,适应目前照相装置越来越薄的需求;2、底座设有从上往下安装的IR滤光片槽,安装简便,不需要来回倒置安装,有助于自动化安装生产,不容易出现漏装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开环弹片式三驱动双摄像头IR滤光片内置对焦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座2,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壳体通孔101和第二壳体通孔102,所述底座2上设有第一底座通孔201和第二底座通孔202,所述壳体1罩装在底座2上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第一壳体通孔101正对第一底座通孔201,第二壳体通孔102正对第二底座通孔202,所述安装腔体内设有第一对焦机构和第二对焦机构,所述第一对焦机构正对第一壳体通孔101和第一底座通孔201,所述第二对焦机构正对第二壳体通孔102和第二底座通孔202,所述第一对焦机构包括第一透镜支撑体301和第一驱动线圈302,所述第一驱动线圈302缠绕在第一透镜支撑体301的外圈;
所述第二对焦机构包括第二透镜支撑体401和第二驱动线圈402,所述第二驱动线圈402缠绕在第二透镜支撑体401的外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约束床用床板
- 下一篇:一种降噪型工业机械手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