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778.6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席振鹏;郝永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7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刘小静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蓄电池 温度 控制 装置 | ||
1.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控装置和置于蓄电池外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热片、冷/热换相继电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蓄电池热管理模块和DC12V电源;所述半导体制冷/热片设置于内层和外层之间,半导体制冷/热片两接线端子接冷/热换相继电器,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热片电源极性的转换和制冷、制热的转换;所述外壳的内层外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接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蓄电池外壳内层表面的温度值经模数转换后传送至蓄电池热管理模块,蓄电池热管理模块经过与设定值比较后控制冷/热换相继电器进行换相,实现温度实时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热片、冷/热换相继电器、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蓄电池热管理模块接DC12V电源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换相继电器与半导体制冷/热片两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输入电流的极性,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热片制冷和制热的转换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内层外表面,用于实时监控蓄电池外壳内层表面的温度,为数据采集模块提供温度模拟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监控范围为-1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导热材料,所述内层里表面喷涂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绝缘内衬材料,所述外层为栅板或镂空的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热片的厚度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热片两面均涂覆有硅胶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7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智能检测地电流的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