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昆虫返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980.9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冼丽斯;赖创荣;江敏华;徐树兰;郑常格;王加安;杜月心;陈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返回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昆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一直以来对农业害虫的防治都是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产生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业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为此,采用昆虫诱捕器进行农药害虫的诱杀,可显著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现有常见的昆虫诱捕装置,主要是利用昆虫对颜色的偏好吸引害虫,再经由具有粘剂的板件粘捕,但粘满虫后就要立刻更换处理,否则失去粘捕效果,这样的诱捕装置寿命短,对环境也会产生二次污染;或者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吸引害虫,通过高压电击将昆虫杀死,然而该种装置需要消耗电能或者配置太阳能板,而且灯管的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成本较高,而且安全性堪忧。还有通过在诱捕装置中放置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对雄性昆虫进行诱捕,这样的诱捕剂多为广谱雄性激素,将所有雄性昆虫全部杀死,对天敌昆虫影响很大。或是采用风扇进行昆虫捕获,该结构的风扇需要耗能,而且需要持续工作才能对昆虫进行捕获,使用起来能耗大。而且,现有的诱捕器多是利用物理的或者化学的诱捕材料对昆虫进行诱捕,若诱捕材料失效,昆虫很容易从诱捕网内出来,而且昆虫在进入过程中没有歇脚的位置,昆虫不容易进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昆虫返回机构,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昆虫在进入时,如果昆虫碰到上齿板,则上齿板会摆动,让昆虫更加容易进入,而且能防止昆虫返回。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防昆虫返回机构,包括导向板、下齿板和上齿板;导向板从背板向前斜向上延伸;下齿板固定在导向板上,下齿板从外向内斜向上延伸,下齿板靠近内侧的一端设有下齿;上齿板通过摆臂铰接在前板组件上,上齿板位于下齿板的上方,上齿板靠近内侧的一端设有上齿。
上述结构,昆虫经导向板进入后,上齿板在昆虫的撞击力下会有轻微的摆动,使得昆虫更容易从下齿和上齿之间进入,而且昆虫不容易返回。
进一步的,摆臂伸出前板,在摆臂的伸出端设有配重块。该结构摆臂能自由的摆动,而且当有雨水落下时,雨水的重力会作用到配重块上,使得摆动的外端向下摆动,可防止雨水顺着摆动进入到昆虫进口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昆虫诱捕器的立体图。
图2为多功能昆虫诱捕器的分解图。
图3为多功能昆虫诱捕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体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体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夹层装置的分解图。
图7为夹层顶板和夹层侧板的示意图。
图8为中间收集装置的立体图。
图9为吸引房的立体图。
图10为吸引房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多功能昆虫诱捕器包括本体架1、昆虫进口装置2、夹层装置3和昆虫收集装置4。
如1至图5所示,所述的本体架1包括底座11和安装在底座11上的支承架12;在底座11上设有与昆虫收集装置连通的通孔111,在底座11上可连接与通孔111相通的袋体,当昆虫进入到昆虫收集装置后,从通孔111落下进入到袋体内发酵。支承架12的截面为四边形,在支承架12的每一侧壁上开有通槽121,具体来说在支承架12上开有四个通槽121。支承架12的上端设有第一插件122,相邻的第一插件之间有间隙。
在支承架12的外侧壁上位于通槽的下方中部设有挡板13。昆虫在进入过程中,部分昆虫在挡板的作用下能自然的进入到昆虫进口装置内,能更好的诱捕昆虫。
在支承架12上位于通槽121的位置安装有昆虫进口装置2。
如1至图3所示,昆虫进口装置2包括侧板21、背板22、前板组件23和跳板24,在背板2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21,在侧板21的前部位于上端部设有前板组件23,在两侧板之间位于前板组件的下方设有跳板24,跳板24与背板2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2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