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4079.5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陶善明;王哓中;杨剑;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恒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胡彬 |
地址: | 2153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节治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转向节治具,用于转向节(2)的固定装夹,所述转向节(2)包括设有中心孔(6)的轴状本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轴状本体(4)上的叉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工作台(10),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第一固定机构(12)和第二固定机构(16),本实用新型中,基柱(14)用于容纳转向节(2)轴承孔(6)的穿过,调节第一夹紧杆(20)的水平位置,使得其一端抵压在转向节(2)的叉架(8)上,此时完成转向节(2)的定位,尔后通过调节夹紧块(16),将转向节(2)压紧,完成对转向节(2)的装夹,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第一压紧杆和压紧块,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的转向节(2)的装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治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其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如图1所述为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转向节2包括本体4以及设置在本体4上的轴承孔6和叉架8,因为不同车型的转向节尺寸形状各异,而现有技术中也不存在这种通用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通用性的转向节治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转向节治具,用于转向节的固定装夹,所述转向节包括设有中心孔的轴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轴状本体上的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固定机构,其包括基柱和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基柱的同心圆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夹紧块能够沿直线向所述基柱的轴心线运动;
第二固定机构,其包括竖直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水平的第一夹紧杆,所述第一夹紧杆可沿其长度所在方向做直线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块的竖直截面为“7”字形,其包括第一分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分部上的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间台阶面的高度等于所述轴状本体安装在所述基柱上后,其上表面具有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二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柱上的第二夹紧杆,所述第二夹紧杆可沿其长度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轴心线做旋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以所述基柱轴心为圆心的矩形螺纹,所述夹紧块与所述矩形螺纹间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升降可调的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用于所述叉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基柱用于容纳转向节轴承孔的穿过,调节第一夹紧杆的水平位置,使得其一端抵压在转向节的叉架上,此时完成转向节的定位,尔后通过调节夹紧块,将转向节压紧,完成对转向节的装夹,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第一压紧杆和压紧块,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尺寸的转向节的装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转向节;4‐轴状本体;6‐中心孔;8‐叉架;10‐工作台;12‐第一固定机构;14‐基柱;16‐夹紧块;18‐第一立柱;20‐第一夹紧杆;22‐第一分部;24‐第二分部;26‐第二立柱;28‐第二夹紧杆;30‐第三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恒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恒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4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自动除屑的卫生巾浆纸上料装置
- 下一篇:检定仪及心电图机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