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166.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谭东;石晓兵;陈光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效应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钻井中,根据注入和产出流体体积不变原则,可以准确判断钻井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井漏和溢流现象。然而在固井过程中,由于注入流体种数繁多,从而导致注液体积数据来源于多个方面,并且由于流体性能差异,包括密度、组成成分等的不同,导致流态、液柱压力以及摩阻压耗不尽相同,随着高密度流体的注入,管内液柱压力持续增大,当管内动液柱压力大于环空动液柱压力,开始出现“U”形管效应,使得注入流体在井筒内自由滑动,返出排量不等于注入排量。当出现“U”形管效应后,运用传统的注入和产出流体体积不变原则,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出现了井漏和溢流现象,为了提高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固井过程中的井漏和溢流现象。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对固井“U”型管效应现象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更进一步研究固井“U”型管效应现象,提供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其创新结构特点在于:①内管入口和流体回收池出口分别装有注入流量计和返出流量计,注入流量计和返出流量计分别监测注入流量和返出流量,通过对比注入流量和返出流量判断“U”型管效应出现和结束时间,同时可以判断“U”型管效应的程度;②内管和外管分别模拟套管和井壁,其材质均为透明钢化玻璃,可以观察到内管和外管之间环空中不同流体间界面所处位置;③内管和外管分别模拟套管和井壁,承受压力极限为10MPa。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主要由注入流体储罐、泵、泵入压力表、注入流量计、内管入口压力表、内管接头、内管、悬挂环、外管、外管接头、返出流量计、流体回收池组成。注入流体储罐与泵右端相连接,泵上装有泵入压力表;泵左端出口处装有注入流量计,泵与内管接头上端相连接,内管接头上端处装有内管入口压力表;内管通过内管接头和悬挂环固定于外管内部中心;外管通过外管接头与流体回收池连接,外管接头上端装有返出流量计。首先将需要的流体加入注入流体储罐中,通常包括钻井液、冲洗液、前置液、隔离液水泥浆、后置液以及顶替液等流体,当打开泵后,注入流体储罐中的流体通过泵泵入到内管中,由于流体的性能差异,包括密度、组成成分等的不同,注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由于注入前置液和水泥浆密度往往大于钻井液密度,从而导致管内外产生压差,但压差不足以克服流体摩阻,此时管内未产生真空段,管内动压力小于环空动压力,注入过程需要施加泵压,注入排量等于管内实际流量;第二个阶段,管内开始产生真空阶段,此时管内动压力大于环空动压力,管内外压差大于流体摩阻,管内入口压力为零,管内真空段长度逐渐增加,泵入排量不等于管内实际流量;第三个阶段,水泥浆开始替入环空,管内真空段长度开始减小,直到消失,整个过程中管内入口压力始终为零,管内实际流量仍然不等于实际泵入排量;第四个阶段,当真空段消失以后,此过程中管内动压力又将小于环空动压力,需要施加泵压才能将水泥浆替入环空,注入过程恢复正常,注入排量又等于管内实际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的动态模拟示意图。
图中:1.注入流体储罐,2.泵,3.泵入压力表,4.注入流量计,5.内管入口压力表,6.内管接头,7.内管,8.悬挂环,9.外管,10.外管接头,11.返出流量计,12流体回收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固井“U”型管效应实验装置,主要由注入流体储罐1、泵 2、泵入压力表3、注入流量计4、内管入口压力表5、内管接头6、内管7、悬挂环8、外管 9、外管接头10、返出流量计11、流体回收池12组成。所述注入流体储罐1用于提供注入流体,泵2负责将流体储罐1的流体泵入管内,泵入压力表3和注入流量计4分别监测泵压和注入流量,内管入口压力表5监测内管入口压力,内管接头6将泵2和内管7连接,内管接头6和悬挂环8将内管7固定于外管9内部,内管7和外管9分别模拟套管和井壁,外管接头10将外管9和流体回收池12连接,返出流量计11监测环空返出流量。
如图1所示,泵2将注入流体储罐1中的流体泵入到内管7,流体通过内管7流入到内管7 和外管9所形成的环空中,泵入压力表3和注入流量计4分别监测泵压和注入流量,内管入口压力表5监测内管入口压力,环空流体经外管接头10流入流体回收池12,返出流量计11 监测环空返出流量,当返出流量计11的值大于注入流量计4的值表明开始出现“U”型管效应,当返出流量计11的值重新等于注入流量计4的值表明“U”型管效应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斯封孔器
- 下一篇:基于流体的分段胶囊式注浆封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