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配件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772.4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陆东池;李斌;王世峰;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配件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配件组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渐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因此,生产制造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智造”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开关配件10的结构分解图。开关配件10包括:铜套11、铁柱12、弹簧13及盖板14。在对开关配件10进行组装时,首先需要对铜套11进行激光刻码,并在铜套11内注入硅树脂油,再将铁柱12置于铜套11内,然后对铜套11进行二次注入硅树脂油,接着将弹簧13的一端套接于铁柱12上,最后通过电阻焊将盖板14焊接于铜套11的开口处,从而实现对铜套11内的铁柱12及弹簧13进行封装。如何更好实现对开关配件10的机械化组装,提高开关配件10的自动化组装水平,这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关配件组装机,从而更好实现对开关配件的机械化组装,提高开关配件的自动化组装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开关配件组装机,包括:转动盘、铜套上料装置、激光刻码装置、一次注硅树脂油装置、铁柱上料装置、二次注硅树脂油装置、弹簧上料装置、回转装置、盖板上料装置、电阻焊盖板装置;
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组装治具;
所述铜套上料装置、激光刻码装置、一次注硅树脂油装置、铁柱上料装置、二次注硅树脂油装置、弹簧上料装置及回转装置依次环绕于所述转动盘设置;
所述电阻焊盖板装置位于所述盖板上料装置与所述回转装置之间;
所述铜套上料装置包括铜套振动盘及铜套夹取机械手,所述铜套夹取机械手衔接于所述铜套振动盘与所述组装治具之间;
所述铁柱上料装置包括铁柱振动盘及铁柱夹取机械手,所述铁柱夹取机械手衔接于所述铁柱振动盘与所述组装治具之间;
所述电阻焊盖板装置包括电阻焊机及焊接治具,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盘及设于所述回转盘上的回转夹爪,所述回转夹爪衔接于所述组装治具与所述焊接治具之间;
所述盖板上料装置包括盖板振动盘及盖板夹取机械手,所述盖板夹取机械手衔接于所述盖板振动盘与所述焊接治具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治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组装治具以所述转动盘的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夹爪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回转夹爪以所述回转盘的转动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配件组装机还包括收料箱,所述收料箱设于所述回转盘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配件组装机还包括铜套检测装置,所述铜套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铜套上料装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配件组装机还包括铁柱检测装置,所述铁柱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铁柱上料装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配件组装机还包括弹簧检测装置,所述弹簧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弹簧上料装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关配件组装机,通过设置转动盘、铜套上料装置、激光刻码装置、一次注硅树脂油装置、铁柱上料装置、二次注硅树脂油装置、弹簧上料装置、回转装置、盖板上料装置、电阻焊盖板装置,并对各个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更好实现对开关配件的机械化组装,提高开关配件的自动化组装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开关配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配件组装机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配件组装机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