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6083.5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罗仁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谷捷散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汪青,陈婷婷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水冷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功率元器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电子产业上。由于大功率元器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发热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大功率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功率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当中,有通过水盒对大功率元器件进行散热,虽然水盒相对散热性能较好,但是由于水盒较高,现有技术只能控制水流横向的流动,并不能控制水流竖向流动,所以不能起到充分散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水冷散热器,该散热器采用竖直散热的方法,能够控制冷却水的进行竖向流动。首先冷却散热器最热的底部,再逐渐往散热器上端流动进行冷却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水冷散热器,包括底座和密封盖,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密封盖覆盖于所述容置腔上端,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多根散热柱,所述容置腔内部设有多块用于控制水流流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为多层,所述容置腔侧壁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入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容置腔内壁三面密封固定连接,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面留有供水流动的间隙。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隔板与所述容置腔之间的间隙交错排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设于最底层所述隔板的下侧,位于最底层所述隔板与所述容置腔所形成间隙的对立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于最上层所述隔板的上侧,位于最上层所述隔板与所述容置腔所形成间隙的对立面。
进一步地,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孔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柱从多块所述隔板中穿过,所述散热柱与所述隔板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上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下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上端四周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密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上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水冷散热器,通过在底座的竖直方向加设多层隔板,使得冷却水先流过热量最大的底层,然后再冷却次热层,采用控制冷却水竖直流动散热的方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密封盖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密封盖的剖视图。
其中:1、底座;2、密封盖;
3、容置腔;31、第一容置空间;32、第二容置空间;33、第三容置空间;
4、散热柱;5、隔板;51、最底层隔板;52、最上层隔板;6、入水口;7、出水口;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5所示,一种多层水冷散热器,包括底座1和密封盖2,底座1为长方体。底座1上设有容置腔3,密封盖2覆盖于容置腔3的上端,可将容置腔3从上端密封。容置腔3内部设有多根阵列排布的散热柱4,优选的,散热柱4与容置腔3底部相垂直,散热柱4可选用纯铜或铝合金制成,且散热柱4的高度小于容置腔3的深度。因为需要将密封盖2和底座1密封,防止冷却水溢出,所以在容置腔3上端设有环形凹槽(图中未表示出),环形槽凹内设有密封圈(图中未表示出),同时密封盖2的下端也设有环形凹槽(图中未表示出),环形槽凹内设有密封圈(图中未表示出)。这样就可以通过密封圈使密封盖2和底座1达到密封的效果。
为了可以不间断地更换冷却水,容置腔3侧壁设有供冷却水进出的入水口6和出水口7,其中入水口6的高度低于出水口7。为了使热量交换的更加充分,使得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容置腔3内部设有多块用于控制水流的隔板5,隔板5将容置腔3在竖向分隔为多层,隔板5和容置腔3的三个侧壁密封固定连接,和一个侧壁留有间隙。并且相邻隔板5与容置腔3所形成的间隙交错排列。入水口6则设于最底层隔板51的下侧,位于最底层隔板51与容置腔3所形成间隙的对立面;出水口7则设于最上层隔板52的上侧,位于最上层隔板52与容置腔3所形成间隙的对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谷捷散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谷捷散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6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遥控器储存盒的电视机
- 下一篇:一种处理UPS信息数据的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