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积水渗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136.5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卢震宇;戴冬冬;李金国;陈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郭斌斌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积水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积水渗透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地漏对卫生间地面的水进行下水,但由于地漏均直接固定在下水管口,而下水管是从混凝土层直接引出,混凝土层与下水管不连通,因此当卫生间地面水从瓷砖渗透到混凝土层后难以流出,长期这样,水会渗透蔓延至四周墙壁上,造成墙壁内部潮湿,可能会导致对墙体内管道爆管的误判。
目前对于卫生间地面渗漏的维修通常是采用将防水层及其上面的面层或瓷砖层等破坏除去,重新做防水处理,相当于是通过整体翻新来恢复原貌,虽然通过整体翻新能够保持整体的美观性,但是翻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维修工期较长,且对于耗材的浪费较多,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维修时人们往往感觉很费力并且非常烦琐。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521077510.5的一种用于地漏的防渗漏装置,连接在地漏的下水端,设置有吸附体,吸附体用于吸收渗漏在混泥土楼板上的积水,该装置还包括连接座,吸附体设置在连接座内部,连接座设有渗透口,地漏的下水端套装在连接座的上端的套接口,渗透口开设于套接口下方的外壁,套接口内套接排水管,地漏的下水道连接于排水管的顶端,连接座位于套接口下方的内壁开设有排水口。该装置工作时,在有渗漏积水情况下,积水从连接座的渗透口流入被吸附体吸收,再由连接座的内壁的排水口排出流入下水管。该装置虽然能够对积水进行排出,但是积水中会带有泥沙,在排水时泥沙容易堵住海绵使得积水难以进入到排水口,并且海绵也会吸收从地漏里流进的水再从渗透口排出到混泥土楼板中,因此该装置排出混凝土层的积水的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积水渗透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的排出混凝土层中的积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积水渗透器,包括上下两端贯穿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上端用于连接地漏,下端用于连接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本防积水渗透器还包括渗透罩壳,所述渗透罩壳包括顶板部和呈筒状的侧板部,所述顶板部盖设在侧板部的顶端且与侧板部连为一体,所述顶板部上开设插接孔,所述中心管插接固定在插接孔内,所述中心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贯穿中心管侧壁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顶部低于顶板部的上表面,所述侧板部上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贯穿侧板部内外表面的过水槽。
通过渗透罩壳安装在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中的积水可以渗透进过水槽中,由于中心管插接在顶板部的插接孔中,中心管的外壁与侧板部的内壁还有顶板部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容纳腔,过水槽与中心管的进水口之间连通,但过水槽与中心管的进水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渗进过水槽的积水中携带的泥沙在随着积水流到进水口过程中会进行沉淀,并且侧板部对积水中的泥沙也能进行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进入过水槽的积水中携带的泥沙量并不多。因此积水从过水槽流至中心管的进水口后积水中的不带有泥沙或者泥沙量很少,因此不会堵塞中心管的进水口,积水从中心管流至下水管,从而有效排出混凝土层中的积水。进水口的顶部低于顶板部的上表面避免了积水从渗透罩壳外流出的问题。
在上述的防积水渗透器中,所述中心管内壁上具有能将中心管上部的内壁上流下的水向中心管中部引流的引流面,所述引流面位于进水口上方。当从地漏流入中心管的水较少形成贴壁流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引流面使水被导向中心管的中部,从而保证从地漏流入中心管的水不会从中心管的进水口流出到侧板部的过水槽中再进到混凝土层。
在上述的防积水渗透器中,所述中心管下部的内径小于中心管上部的内径且中心管上部内壁和下部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为上述引流面。将上部内壁和下部内壁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作为引流面,从而便于引流面的设置,这样设置也使中心管的制造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防积水渗透器中,所述过水槽呈长条状且沿侧板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过水槽的底部延伸至侧板部的底部。通过过水槽这样设置,使得混凝土层中的积水可以从侧板部底部就能渗透,不用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渗透,提高渗透效率和排水的有效性。过水槽呈长条状便于提高过水效果并且开设起来更为方便。
在上述的防积水渗透器中,所述进水口呈长条状且沿中心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进水口的顶部低于引流面,所述进水口的底部低于侧板部的底部或与侧板部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进水口这样设置便于排出积水,进水口的底部低于侧板部的底部或与侧板部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使得在有积水流入的情况下就可以从进水口排出,而不用等积水累积到一定程度,从而排出积水快速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住宅卫生间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