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式转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7659.X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庞彪;刘武烈;庞婷;万蓉;杨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玉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8 | 分类号: | C01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烃类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式转化炉。
背景技术
烃类蒸汽转化工艺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原料(主要是天然气或轻油)与一定比例的水蒸气在高温下转化制取氢气的过程,又称为烃类水蒸气重整。烃类蒸汽转化工艺是当今合成氨厂、甲醇厂等化工厂常用的制合成气和制氢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在烃类加压蒸汽转化工艺过程中一般采用直火加热的蒸汽转化炉和套管式转化炉。
现有技术的烃类转化炉只能对原料气单面加热,烃类转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转化炉,对气体双面加热,提高了烃类的转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式转化炉,包括:
炉体、内管、外管以及辐射段炉管;
所述外管以及所述辐射段炉管安装在所述炉体内,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
所述内管的进气口与所述辐射段炉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内管的出气口与热回收装置连通;
所述外管的进气口与外部原料气源连通,所述外管的出气口与所述辐射段炉管的进气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具体地,所述内管的腔体内设置有气体扰流机构,用于提高气体在所述腔体内的给热系数。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优选地,所述气体扰流机构包括沿所述内管的腔体轴向方向设置的螺旋扰流片。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表面沿管壁设置有钉头或翅片。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优选地,所述外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炉体的外部。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优选地,所述炉体外的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波形补偿器。
如上所述的套管式转化炉,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挠性管,所述辐射段炉管与所述内管通过第一集气管相连,所述内管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集气管通过所述第一挠性管相连通;
第二挠性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外部原料气源通过第二集气管相连,所述外管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集气管通过所述第二挠性管相连通;
第三挠性管,所述内管与所述热回收装置通过第三集气管相连,所述内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三集气管通过所述第三挠性管相连通;
以及第四挠性管,所述外管与所述辐射段炉管通过第四集气管相连,所述外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第四集气管通过所述第四挠性管相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式转化炉,通过将内管和外管设置到炉体中,从而可以使外管不仅能够被内管从内部加热,而且还能通过炉体从外部加热,实现了气体的双面加热,使得更多的气体发生转化,从而提高其转化效率,转化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气体进入辐射段炉管内,对气体进行深度转化,从而又可以节省燃料,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式转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套管式转化炉中的内管与外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体;2:内管;
3:外管;4:辐射段炉管;
5:烧嘴;6:催化剂;
7:螺旋扰流片;8:钉头或翅片;
9:波形补偿器;10:第一挠性管;
11:第二挠性管; 12:第三挠性管;
13:第四挠性管; 101:辐射段;
102:对流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式转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套管式转化炉中的内管与外管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管式转化炉,包括:炉体1、内管2、外管3以及辐射段炉管4;
外管3以及辐射段炉管4安装在炉体1内,内管2设置在外管3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玉学,未经庞玉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7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联控的夹具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焊接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