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窃听光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198307.6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公告)号: CN206479687U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发明(设计)人: 苏荣;祝徐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鸿讯基业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B6/44 分类号: G02B6/44
代理公司: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24 代理人: 杨方成,吴俊
地址: 101500 北京市密云***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窃听 光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光缆,尤其涉及一种防窃听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相比普通电缆,光缆更难窃听。由于光纤通信的载体——光波是在光纤这种密闭介质内部传输的,很难从光纤中扩散出来。因此,在光纤刚刚诞生时,很难在光纤外部进行窃听,其安全性、隐蔽性都较强,所以光纤通信一度曾被认为是安全的。不过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过光缆窃听试验,其目前的光缆窃听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光缆窃听包含多种方法:一种是使用一根极细的针管,针管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穿过一根光纤引线,将海底光缆铠装剥开后用该针管刺入光缆内护套,直达光纤,使得针管中空部内的光纤和海底光缆的光纤连通,光束被部分地引入窃听仪器,此时光缆中激光的光强衰减并不影响光缆的正常工作;另一种是采用光线对比法摄取光的信号,就是让和激光不同波段的光线沿光纤的直径方向射过光纤,从而得到相应脉冲信号的光信号,进而翻译成电信号,达到窃听的目的;还有一种是将光缆开剥至裸纤,将裸纤略弯曲,在弯曲处提取泄露信号。

然而,目前的通信传输光缆在制造的过程中,着重关注的是信号的传输质量及如何确保这些信号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未考虑如何防范信号被窃听。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通信光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缆,其具有可靠、简便的防窃听结构,并且难于破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窃听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裹有多根光纤的缆芯和依次包裹在所述缆芯外侧的金属内监测层、绝缘薄层和金属外监测层,所述绝缘薄层使所述金属内监测层和所述金属外监测层彼此绝缘,在所述光缆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金属内监测层和所述金属外监测层的报警装置;并且,所述金属外监测层的外侧包裹复合护套层,所述复合护套层由软质内护套层和硬质外护套层挤制而成,以提高破坏所述光缆的难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内监测层的厚度为0.010mm~0.014mm,包裹方式为重叠绕包,重叠率大于10%。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绝缘薄层为厚度为0.04mm~0.08mm的低密度聚乙烯带层,用于将所述金属内监测层和所述金属外监测层绝缘,包裹方式为纵包,搭接宽度大于3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外监测层的厚度为0.18mm~0.22mm,包裹方式为纵包,搭界宽度大于5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软质内护套层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通过挤制包裹在所述金属外监测层外侧,其厚度为0.8mm~1.2mm,用于缓冲外界冲击,并保护所述光缆。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硬质外护套层采用高硬度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通过挤制包裹在所述软质内护套层外侧,其邵氏硬度为58D,厚度为1.3mm~1.7mm。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金属内监测层为铜箔内监测层,所述金属外监测层为铝带外监测层。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报警装置与电流测量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金属外监测层(例如采用铝带),金属内监测层(例如采用铜箔),金属内监测层和金属外监测层之间采用薄的绝缘薄层使其相互绝缘,这样的结构不但简易、可靠、成本低,而且护套层被破坏或剖开时产生的作用力足以使金属外监测层产生毛刺并刺破绝缘薄层,这样,金属内监测层和金属外监测层就连通,进而触发报警装置,在发生窃听现象时可及时报警。并且,软质内护套层与硬质外护套层组成“软”“硬”结合的复合护套层,能够提高破坏护套层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简要说明本申请所使用的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构思。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窃听光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1、缆芯 2、金属内监测层3、金属外监测层

4、绝缘薄层 5、复合护套层6、内护套层

7、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窃听光缆的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鸿讯基业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鸿讯基业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