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卸渣的蜂窝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8452.4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秘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秘相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朱正义 |
地址: | 056307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蜂窝 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炉领域,尤其是一种方便卸渣的蜂窝煤炉,用于日常采暖、做饭和烧水。
背景技术
小型的蜂窝煤炉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常用的一种常见的一种擦暖设备,由于其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农村地区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煤炉的结构非常简单,通常由装煤球的炉膛和托煤球的炉篦构成,炉篦下方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通风和卸渣,当最底层的蜂窝煤燃烧充分以后需要卸渣时,利用一个扒钩伸入炉膛内,将最底层的蜂窝煤捣碎以后从炉篦的缝隙中漏下,然后再将碎了的煤灰利用掏灰工具掏出。
此类简单的蜂窝煤炉在卸渣过程中存在诸多缺点:1)煤灰捣碎以后落下的过程中会污染周围环境,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较大刺激,并且难以清理;2)捣碎底层蜂窝煤以及掏渣的过程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来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3)捣碎的煤灰有时会堵塞炉篦上的缝隙,造成炉膛内通风不顺,使蜂窝煤燃烧发生不充分燃烧,进而造成煤气中毒等危险后果;4)此类的蜂窝煤的卸渣口通常在最底部,在卸渣过程中需要弯腰进行,这对于一些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卸渣的蜂窝煤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蜂窝煤炉需要手动利用扒钩等工具进行卸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卸渣的蜂窝煤炉,包括筒形炉壳、通过黏性物质安装在炉壳中心的炉芯,其特征在于:炉壳底部设置有卸渣机构,所述卸渣机构包括安装在蜂窝煤后方的推料块,推料块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齿条,每个齿条均和一个齿轮啮合,两个齿轮与一个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伸出炉壳外并安装有一个脚踏板;
炉壳前方的外壁上设置有卸渣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齿轮为扇形齿轮,齿轮位于齿条的下方;
转轴的截面为六边形,转动轴通过轴承与炉壳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推料块下方设置有炉篦,炉篦前端倾斜延伸至卸渣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炉篦的下方设置有贯穿炉壳前后的风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推料块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推渣面,推料块的顶面为托渣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卸渣口的宽度为15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小型蜂窝煤炉的基础上加装了卸渣机构,使蜂窝煤炉的卸渣过程更加方便,无需手动卸渣,只需脚踩踏板即可将燃烧充分的煤球整块推出,整个过程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整块推出的煤球还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干净卫生、健康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卸渣口与通风道分开设计,通风道采用前后贯通的形式。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通风孔被堵塞的风险,保证蜂窝煤始终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本设备室内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炉篦前段倾斜延伸至卸渣口,能够使推料块推出的煤球顺利的滑到炉壳外部,保证卸渣机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其中,1、炉壳,2、炉芯,31、齿条,32、齿轮,33、推料块,34、转动轴,35、脚踏板,4、炉篦,5、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卸渣的蜂窝煤炉,通过在传统小型的蜂窝煤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装卸渣机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卸渣过程更加方便、卫生。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个筒形的炉壳1,炉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卸渣口。卸渣口的宽度设计为15cm,这一尺寸能够保证12cm的常用蜂窝煤顺利滑出卸渣口。炉壳1中心安装有耐火砖制成的炉芯2,炉芯2和炉壳1之间填装炉泥。炉芯2的中间部分为炉膛,用于放置蜂窝煤。
在炉壳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卸渣机构。卸渣机构包括一个推料块33、两个齿条31、两个扇形齿轮32、一个转动轴34和一个脚踏板35。推料块33为立方体形结构,前端设置有圆弧形推渣面,顶面为托渣面。齿条31焊接在推料块33的两侧,齿轮32在齿条31下方和齿条31相啮合。转动轴34穿过两个齿轮32的转动中心,并通过两个轴承和炉壳1的侧壁进行固定,为了防止转动轴34和齿轮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34设计为六边形。转动轴34的一端伸出炉壳1外部,并安装一个脚踏板35。连接齿轮32的外缘和炉壳1的内壁还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秘相,未经宋秘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8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环保组合型柴炉
- 下一篇:一种商用炉具用喷射式热辐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