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219.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军;上官丰收;段建良;董健;刘祥;王怀安;刘艳平;张雅丽;袁继平;胡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H01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惠磊 |
地址: | 0633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承载 探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
背景技术
承载探测电缆可用于各类油、气井的测井、射孔、取芯等作业,也可以用于水利水文测量、煤田地质勘探、地热测井等方面,是地面系统与地下仪器之间作为承重连接以及传输测量数据用的连接线。
传统的铠装承载探测电缆外铠层外面没有防护套,当在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地层和大位移水平井测井时,电缆易遭受腐蚀和井壁磨损,腐蚀和磨损均会降低电缆抗拉强度和寿命;其单位长度比重较大、电缆未承受负荷时受拉应力较大,从而导致电缆抗拉强度相对较低。
目前,国内各测井单位在测井作业中使用的仪器和承载探测电缆连接时没有专用的电缆,而且是直接连接到仪器上进行测井作业,但是随着测井作业的不断进步及仪器的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严格,增加了在测井时需要进行电极曲线等多个技术参数的测量,这样现有常规的电缆在测量时因为电缆的芯数就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就无法一次测量完成多参数和电极曲线的测量等,导致现有的测井电缆无法一次完成需要测量各项数据,各油田测井单位迫切希望能出现一种新电缆来满足当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承载能力强、耐腐蚀性和耐摩擦性强、能够一次性完成多技术参数测量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由承重线缆、多根铜导体和绝缘层组成,承重线缆由位于中心位置的铠装内芯和均匀分布在铜导体外部的多根钢绞线组成,多根铜导体均匀分布在铠装内芯的外周,承重线缆和多根铜导体由绝缘层包裹,绝缘层是氟橡胶层或氟塑料层。
优选地,多根钢绞线和多根铜导体分别构成多个测井回路,钢绞线和铜导体的数量均为12根,形成12回路的探测电路。钢绞线是由7根钢丝绞合而成,其中的6根钢丝围绕1根钢丝的外周均匀排布。
优选地,铜导体的直径为0.5-2.5mm,铜导体的直径与钢绞线的外接圆直径之比为0.8-1.5,铜导体与铠装内芯的直径比为0.5-1。更优选地,铜导体的直径为1.3mm,铜导体的直径与钢绞线的外接圆直径之比为0.8,铜导体与铠装内芯的直径比为0.8。
优选地,钢绞线包括1根芯导体和围绕芯导体的外周均匀分布的6根钢丝,铠装内芯和铜导体形成主测井回路,每根钢绞线中的钢丝与芯导体形成次测井回路。铠装内芯可以由7根钢丝和包裹其在周围的聚四氟乙烯橡胶绝缘层构成。
优选地,铠装内芯还可以包括形成第二测井回路的1根芯导体和均匀分布在该芯导体周围的6根钢丝。芯导体与铠装内芯的钢丝的直径比可以为1.5-5。芯导体与铠装内芯的钢丝的直径比可以为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承载探测电缆,能够通过铠装内芯和钢绞线来承受拉应力,提高了其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了铜导体拉断现象的发生;通过在承重线缆和多根铜导体的周围包裹设置有绝缘层以形成流线型的外形,使得电缆具有很强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通过多根钢绞线和多根铜导体分别构成多个测井回路,使其能够一次性进行多参数的测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的第二种实施例。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的第三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其中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回路承载探测电缆的第一种实施例,由承重线缆、多根铜导体3和绝缘层1组成,承重线缆由位于中心位置的铠装内芯4和均匀分布在铜导体3外部的多根钢绞线2组成,多根铜导体3均匀分布在铠装内芯4的外周,所述的多根钢绞线2和多根铜导体3分别构成多个测井回路,承重线缆和多根铜导体3由绝缘层1包裹,绝缘层1可以是氟橡胶层或氟塑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