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477.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梅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B62B7/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胡犇,凌信景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婴儿车的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婴儿车骨架结构十分复杂,造成婴儿车笨重,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制造成本高,由于结构的复杂,人们在折叠的时非常费力,而且容易损坏婴儿车。因此,人们非常渴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并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骨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车架2上端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
推架3,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扶手4,所述的侧扶手4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
前连杆5,其一端铰接在前车架1上、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并且所述的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
后连杆6,其一端铰接在后车架2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推架3上,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位于侧扶手4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下方,并且所述的后连杆6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还位于前连杆5与推架3相铰接位置的上方;
用于使婴儿车骨架在展开位置保持锁定的锁定装置7,所述的锁定装置7设在推架3与后车架2之间。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设有推架横杆8,所述的后车架2的下端设有车架横杆9,所述的推架横杆8上设有能与车架横杆9配合而使婴儿车骨架保持折叠状态的弹性卡勾10。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车架2包括用于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段21和与座位支撑段21一体成型并相对座位支撑段21向下弯折的车架支撑段22,所述的座位支撑段21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所述的车架支撑段22下端连接所述的后轮2a,所述的后连杆6与车架支撑段22铰接,所述的推架3下端与车架支撑段22配合。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骨架还包括横跨连接在座位支撑段21上的横跨杆11。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5包括第一铰接段51和与第一铰接段51一体成型并相对第一铰接段51向上弯折的第二铰接段52,所述的第一铰接段51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铰接段52与推架3铰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其转动的靠背12,所述的靠背12与推架3之间设有能调节二者夹角的夹角调节装置。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扶手4上设有与其卡接的卡接杆13,所述的卡接杆13上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U型前扶手14。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7包括设在车架支撑段22上的锁定孔,所述的推架3上设有能沿其上下运动而与锁定孔配合的锁定销71。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架3上端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解锁后并推动推架,此时前车架、前连杆、后连杆、座架、侧扶手和斜撑连杆相对后车架转动而使婴儿车骨架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操作方便,收合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前扶手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婴儿车骨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车架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车架2,其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车架2上端与前车架1上端铰接;
推架3,其中部连接有与其铰接的侧扶手4,所述的侧扶手4的另一端与前车架1的上端铰接,所述的推架3的下端与后车架2中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梅,未经刘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