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缸蒸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140.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申玉;李都林;田卡;田园;杨志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25/00 | 分类号: | F01D25/00;F01D2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机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双缸蒸汽机。
背景技术
早期的真空蒸汽机的效率有限,其内部压力比较低,在发生损坏的情况下机器向内收缩,而不是向外爆炸。它们的效率受外部气压、气缸变形、燃烧和沸腾的效率和凝结能力的限制。理论最高效率受水在普通大气压下比较低的沸腾温度限制。
使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为蒸汽机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但这种蒸汽机比真空蒸汽机危险得多。液位高了蒸汽量下降,液位低了容易烧坏锅炉,因此炉内必须有适量的水量来保证正常供气。而且必须要将水加热至饱和温度状态,继续加热后才能蒸发,然而饱和蒸汽的温度与压力是对应的,若要或得180℃的蒸汽温度,需要保证蒸汽压力为1.0MPa以上,还需要保温、保压,浪费大量能源。而且利用蒸汽做工也会带来接受压力部分的腐蚀、磨损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缸蒸汽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缸蒸汽机,包括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
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包括与进气管连通的气缸,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设有活塞,进气管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入气缸内部,且推动活塞在气缸内部做往复直线运动,用于将压缩空气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摇杆与曲轴联动,用于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回转运动,所述曲轴与发电机连接,用于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在所述曲轴的端部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位于气缸内的滑块联动,出气管与气缸连通,滑块可在曲柄和凸轮的带动下将空气排至出气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出气管内的流量阀、以及位于出气管外的用于调节流量阀的手柄。
进一步的,在所述气缸的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滑块位于槽口内,且可在连杆的推动下在槽口内做活塞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效率高,处理过程简单的利用压缩空气做工的双缸蒸汽机,既解决了普通煤炭发电污染环境的问题,又解决了利用蒸汽发电效率低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缸蒸汽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缸蒸汽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缸蒸汽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缸蒸汽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气缸1、活塞2、活塞杆3、摇杆4、曲轴5、连杆7、进气管9、出气管12、手柄13、凸轮14、滑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缸蒸汽机,包括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
所述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二气缸组件包括与进气管9连通的气缸1,在所述气缸的内部设有活塞2,进气管9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入气缸内部,且推动活塞2在气缸1内部做往复直线运动,用于将压缩空气的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所述活塞2与活塞杆3的一端连接,活塞杆3的另一端通过摇杆4与曲轴5 联动,用于将活塞2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回转运动,所述曲轴5与发电机连接,用于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在所述曲轴5的端部设有凸轮14,所述凸轮14与连杆7的一端连接,连杆 7的另一端与位于气缸内的滑块15联动,出气管12与气缸连通,滑块15可在曲柄和凸轮14的带动下将空气排至出气管12。
另外,在所述出气管12上设有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出气管12内的流量阀、以及位于出气管12外的用于调节流量阀的手柄13。手柄13通过调节流量阀控制做功后空气的排出量,使其与空气的进入量成正比。
在所述气缸的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滑块15位于槽口内,且可在连杆7的推动下在槽口内做活塞运动,使得做功后的空气通过排气管顺利排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排水沟
- 下一篇:一种双喷射式OR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