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向传感器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483.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雷;徐江燕;宋银良;刘军;王晓伟;彭朱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E21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传感器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向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定向传感器骨架。
背景技术
一口油井能否按要求的井斜和方位钻探,关系着这口井最终能否到达目的层(油层)且能否出油。随着易开采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国内外钻井界纷纷将目光投向滩海、湖泊、稠油油藏及海洋等复杂地况的勘探和开发。小块零散油层的开采和大位移井、大斜度井、丛式井、水平井的日益增多,需要精度更高、更加可靠的定向传感器进行测量。定向传感器集成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磁通门传感器,利用6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运算,计算出传感器的实时姿态,从而对钻头进行导向。由于钻头在井下钻进的过程中时刻承受着剧烈的振动、冲击和高温,因此,定向传感器需要在长期振动冲击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并能精确地测量所需要的角度。
目前,国内外现用的定向传感器通常采用7075铝合金作为骨架材料,加速度传感器通过4个安装螺钉安装在骨架上,磁通门传感器通过6个顶紧螺丝安装在骨架上。在实际钻井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钻头旋转引起的振动对定向传感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降低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频率范围为10Hz~500Hz,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20m/s2。由于加速度传感器采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其内部的石英摆片对振动和冲击敏感,在大量级振动情况下容易出现损坏。加之,现有的定向传感器骨架是通过4个螺钉将加速计固定在其上,没有缓冲的硬连接,骨架上的振动能够直接传到加速度计上。虽然现用的加速度计能够承受20m/s2的振动,但是,长期的大量级振动对加速度计的稳定性和寿命造成影响。同时,铝合金骨架的共振点频率在450Hz左右,骨架一旦发生共振,加速度计所承受的振动加速度就会远大于20m/s2,造成加速度计的损坏。另外,磁通门传感器通过顶紧螺丝固定在骨架上,只有6个点固定,在骨架振动的情况下,磁通门传感器的位置和相对角度会发生变化漂移,降低测量精度。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定向传感器骨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向传感器骨架,包括主体骨架,所述主体骨架内部设有3个第一安装孔和3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磁通门外壳,所述磁通门外壳的中部设有凹槽,用来放置磁通门传感器内芯,所述磁通门外壳的两侧设有翼边,用于连接磁通门外壳和主体骨架,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加速度计,所述加速度计的周边及其底部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均灌封有硅胶层。
进一步,所述主体骨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头和下端头,所述上端头和下端头处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2-14mm。
进一步,所述上端头和下端头的端面处均设有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电连接器,且两者的外围侧壁处均设有通孔,连接件贯穿通孔与电连接器相抵。
进一步,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
进一步,所述硅胶层厚度为1-1.5mm。
进一步,所述翼边位于第一安装孔外,所述翼边通过连接件与主体骨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主体骨架的左端,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主体骨架的右端,所述主体骨架的中部设有3个安装槽,用于安装印制板。
进一步,所述主体骨架为钛合金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加速度计的周边及其底部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均灌封有硅胶层,相较于螺钉,硅胶质地软、弹性大,能够缓冲振动,降低加速度计受到的振动量级,提高加速度计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磁通门传感器内芯置于凹槽内,连接件贯穿翼边将磁通门外壳和主体骨架压紧固定,在钻井过程中,保证磁通门传感器的位置和角度保持不变,提高测量精度。
3、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2-14mm,适于安装宽大型的O型圈,弹性更好,缓冲振动,降低主体骨架受到的振动量级。
4、采用钛合金主体骨架,共振频率可以提高50%以上,确保主体骨架在50Hz~500Hz范围内不会发生共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磁通门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端头的右视图;
图4是下端头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