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604.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5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澜风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7/02 | 分类号: | B62M7/02;B62K1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自行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动助力自行车作为一种既能满足锻炼又具有较快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池较大,目前大多将电池在车座的后侧并且多为外置式,这种形式一方面使车身的重心集中在后侧造成前后轮受力不均匀,另一方面电池外置式也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自行车的稳定性更好,外观更加美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车架,分别支撑在车架两端的前轮和后轮以及支撑在车架上的车座组件,所述车架包括立管、用以支撑车座组件的竖管以及一端与立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竖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立管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后下叉,所述后下叉的前端固定在立管与下管的连接处,所述后下叉的后端固定后轮轴,所述后下叉的叉宽至少能安装轮宽为 4英寸的车轮。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头管上的前叉,所述前叉的叉宽至少能够安装轮宽为4英寸的车轮。
优选地,所述自行车还包括与电池电连接的控制器和安装在后轮的后轮轴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安装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前叉的上端连接有车横把,所述车横把的一端安装有调速转把,所述调速转把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横把的两端还各安装有一断电刹把。
优选地,所述立管的上端还设置有车座组件,所述车座组件包括下端插入到立管上端的车座杆、支撑在车座杆上端的车座和安装在车座杆上的减震装置。
优选地,所述车座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立管上端且能够调节立管上端粗细的车座杆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将电池放置在前轮和后轮之间且放置在下管的内部,一方面使自行车的整个重心都尽可能的集中在靠近自行车中心的位置,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电池放置在下管的内部能够使自行车的外观更加美观;
2)该自行车使用较宽的轮胎,在骑行时,能够保证自行车更加的稳定,不容易摔倒,保证了骑行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车横把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池盒在下管上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两端的前轮2和后轮3、支撑在车架上方的车座组件8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车架下方的脚蹬组件4。
所述车架1包括头管12、下管11、上管15、立管16、后下叉13、后上叉14以及前叉17。所述前叉17的上部通过碗组171可旋转地支撑在头管12内,所处前叉17的下端固定前轮2,所述前叉的上端插入有把立19,在把立19上安装有车横板18,所述车横板18能够通过前叉17带动前轮2转向。
所述下管11的前端焊接在头管12的后侧,并且下管11在头管12上的焊接处距离头管12的下端至少35mm以保证前叉17能够带动前轮2能够做360°旋转。所述下管11的后端与立管16的下端和后下叉13的前端焊接在一起,所述脚蹬组件4安装在下管11、立管16和后下叉13连接的位置处。所述立管16 大致竖直设置,在其上端安装有车座组件8,所述后下叉13大致水平设置,所述后下叉13的后端与后上叉14的后端一起固定后轮3,并且所述后下叉13、后上叉14以及前叉17的叉宽较宽,至少能够安装宽度为4英寸的轮胎。所述上管 15的前端焊接在下管11与头管12的连接处,所述上管15的后端和后上叉14 的前端焊接在立管16的靠近上端的位置处。
所述立管16程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样能够增强车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澜风车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澜风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手双腿合力骑行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滚装船短纵桁抗疲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