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2880.X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唐海斐,李蔚浩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的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
背景技术
极耳,是生产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上用的极耳叫动力电池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电池的正负极耳进行折弯是电池封装前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
传统的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是将整个顶盖翻转推挤进行折极耳,这种的折极耳机构折极需要翻转整个顶盖,动作大,折极费力,折极稳定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极省力、折极稳定性好的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包括电芯夹持工装、顶盖夹持工装、辅助折极耳机构、顶盖夹子移动夹爪、X轴伺服移动模组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X轴伺服移动模组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带动顶盖夹子移动夹爪X向、Y向移动,顶盖夹子移动夹爪通过夹爪卡位销与顶盖夹持工装连接;辅助折极耳机构可向顶盖夹持工装X反向推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辅助折极耳机构通过气缸推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辅助折极耳机构的推动位置设有软连接支点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电芯夹持在电芯夹持工位,顶盖夹持在顶盖夹持工装,在X轴伺服移动模组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共同作用下带动顶盖夹持工装同时向X向、Y向移动,此时辅助折极耳机构在动力推动下沿X向正对着顶盖的极耳移动,相向的平移运动完成动力电池极耳的折极;取消了传统需要整个翻转顶盖的动作来完成折极耳,折极省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除电芯夹持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折极耳动作步骤(1)动作示意图;
图5为折极耳动作步骤(2)动作示意图;
图6为折极耳动作步骤(3)动作示意图;
图7为折极耳动作步骤(4)动作示意图;
图8为折极耳动作步骤(5)动作示意图;
图9为折极耳动作步骤(6)动作示意图。
图中:1电芯夹持工装,2顶盖夹持工装,3辅助折极耳机构,31软连接支点块,4顶盖夹子移动夹爪,5 X轴伺服移动模组,6Y轴伺服移动模组,7夹爪卡位销,8气缸,9电芯,1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折极耳机构,包括电芯夹持工装1、顶盖夹持工装2、辅助折极耳机构3、顶盖夹子移动夹爪4、X轴伺服移动模组5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6,X轴伺服移动模组5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6带动顶盖夹子移动夹爪4X向、Y向移动,顶盖夹子移动夹爪4通过夹爪卡位销7与顶盖夹持工装2连接;辅助折极耳机构3可向顶盖夹持工装2X反向推动。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折极耳机构3是通过气缸8推动。在辅助折极耳机构3的推动位置设有软连接支点块31。
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如图4-9。
(1)首先将电芯9夹持在电芯夹持工位1,顶盖10夹持在顶盖夹持工装2。
(2)在X轴伺服移动模组5和Y轴伺服移动模组6共同作用下带动顶盖10向X向、Y向移动,此时辅助折极耳机构3的软连接支点块31在动力推动下沿X向正对着顶盖10的极耳移动,相向的平移运动将极耳折弯。
(3)Y轴伺服移动模组6继续推动顶盖10向Y向移动,极耳继续被折弯。
(4)直至极耳弯折端与顶盖10表明平行,此时退走辅助折极耳机构的软连接支点块31。
(5)再由X轴伺服移动模组5的作用将顶盖10移回与电芯9对齐。
(6)Y轴伺服移动模组6继续将顶盖10推到电芯9位置,从而完成了动力电池的折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折极耳机构取消了传统需要整个翻转顶盖的动作来完成折极耳,折极省力、稳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2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
- 下一篇:一种车用氢燃料能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