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3928.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佑传;李艳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蜗杆 新型 sz 合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生产与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等电厂的通讯线路中,常用ADSS光缆作为信号输出端和输入端的通讯线路,在ADSS光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成缆机对不同芯数的束管进行SZ绞合与扎纱,而传统的SZ绞合成缆设备中的四只绞合架采用的是四只电机独立控制方式,再通过设置四只电机的转速,实现四级绞合速度的匹配,然而,这种速度匹配方式不仅控制复杂、难度大,而且制作成本高、运行稳定性低,可靠性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四级蜗杆结构设计,仅需要一只电机来替代传统的四只电机独立控制方式,就可以实现四级绞合速度的最佳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以提高SZ绞合成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控制复杂程度,实现四级速度最佳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包括SZ绞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包括保护区、绞合区和控制区,所述保护区包括折叠盖、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所述折叠盖通过扇叶与上层箱体相连;所述上层箱体通过绞合台与下层箱体固定相连;所述绞合区包括束管固定架、束管固定孔、绞合架、绞合孔、绞合轴承、绞合保护架、中心管和绞合台;所述束管固定架与下层箱体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束管固定孔镶嵌于束管固定架上;所述束管固定孔的中心孔与中心管相连;所述绞合架安装于绞合台上;所述绞合架上镶嵌有绞合轴承,所述绞合轴承上镶嵌有绞合孔,所述绞合孔的中心孔与中心管相连;所述绞合保护架安装于绞合台最前端;所述控制区包括传输齿带、四级蜗杆、动力齿带、电机、控制器和操控键;所述四级蜗杆的每级通过传输齿带分别与对应的绞合轴承相连;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动力齿带与四级蜗杆第四级上的一组齿轮相连;所述电机三相输入端通过驱动电路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操控键输出端口与控制器通讯端口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束管固定架采用木质材料;所述束管固定孔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绞合架共四只,呈一字排列,相邻间隔0.7米。
优选的,所述绞合孔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且四只绞合孔中心孔与束管固定孔中心孔和绞合保护架中心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四级蜗杆按从细到粗顺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截面直径依次为30毫米、50毫米、70毫米和90毫米,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蜗杆表面分别安装有一组齿轮,四级表面安装两组齿轮。
优选的,所述电机采用2500W无刷直流电机;所述驱动电路采用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其中开关管采用MOSFET功率开关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采用DSPTMS320F28335主控制芯片。
优选的,所述操控键采用矩阵式按键,包括低速键、常速键、复位键、停止键、退缆键和急停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四级蜗杆结构设计,仅需一只电机就可以替代传统四只电机的独立控制方式,且四级蜗杆结构牢固、动力传输稳定;采用六个矩阵式按键设计,可根据操作需要实现电机低速、常速、停止、反转运行和复位操作;采用中心管,可使加强件与束管在绞合前分离开,同时保证了加强件的中心位置和绞合后束管能够更好地绕行于加强件。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测试中表现良好,机械结构简单牢固、动力传输稳定,电机可实现低速、常速、停止、反转运行和复位操作,实现了四级速度最佳匹配,适合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与按键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驱动与按键系统电路图。
图中:1、SZ绞合箱;2、折叠盖;3、扇叶;4、束管固定架;5、束管固定孔;6、绞合架;7、绞合孔;8、绞合轴承;9、绞合保护架;10、中心管;11、传输齿带;12、四级蜗杆;13、动力齿带;14、电机;15、控制器;16、操控键;17、低速键;18、常速键;19、复位键;20、停止键;21、退缆键;22、急停键;23、保护区;24、绞合区;25、控制区;26、上层箱体;27、下层箱体;28、绞合台;29、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3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生态农庄
- 下一篇:一种简易偏心式收放车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