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5788.9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海;龚芬芬;石成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3/02 | 分类号: | A2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面机。
背景技术
压面机是把面粉跟水搅拌均匀之后代替传统手工揉面的食品机械,通过多道做相对旋转的压面辊,把面团从厚而薄的轧成面片,使面团中的面筋质进一步形成细密的网络,并使面团成为一定厚度的具有可塑性、延伸性的面带。
公开号为CN20483773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止意外伤害带防护结构的面条机,包括有压面机,在压面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罩,压面机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在面板上,左右两侧的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将防护罩分别固定在压面机左右两侧,手动轮轮轴从自主轴孔伸出,手动轮上设置有把手,压面机的上方设置有进面团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罩可以把压面机的传动齿轮与人员易接触区隔离开,从而防止人员手部无意间夹在传动齿轮处,但是在面食加工行业出现率最高的是压面机的“咬手”事故,“咬手”事故常常发生在相对旋转的压面辊挤压间隔处,由于在实际压面时,需要将面团初步的嵌入两压面辊之间的挤压间隔内,使得面团被初步咬合,再通过压面辊转动,带动面团向挤压间隔内部运动,完成压面,在初步咬合的过程中需要手动的对面团施力,进而导致手部很容易卷入到两压面辊之间,被“咬”伤的生产工作人员轻则骨折,重则手臂残废,带给事故员工的是终身伤害,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面机,该压面机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导向板,能够有效减少“咬手”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面机,包括带有面团出口和面团进口的安装主体,所述面团出口和面团进口之间还设置有压面辊组,还包括与面团进口相对接且用于传送待压面团的滑道,所述安装主体转动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与压面辊组所在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导向板一端位于压面辊组内的挤压间隔上方,导向板通过与安装主体的转动配合以实现其自身端部能够朝压面辊组的挤压间隔内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压面团通过人工放置的方式置于滑道上,沿着滑道向面团进口方向运动,设置导向板以限定面团的运动方向,当面团运动至压面辊组内的挤压间隔上方时,转动导向板,使导向板的一端向挤压间隔内延伸,进而将部分面团推压进入至挤压间隔内,完成面团的初步咬合,能够有效避免“咬手”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呈圆弧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圆弧型的导向板能够较好的适配面团的运动轨迹,减少阻力,有利于面团的顺利下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左右两侧通过转动杆与安装主体转动连接,转动杆位于导向板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面团需要一团一团的放入压面机内部,在面团被推压进入挤压间隔内时,转动导向板,导向板与滑道之间的间隔增大,起到便于放置面团的作用,当面团被推压进入挤压间隔内时,转动导向板,导向板与滑道之间的间隔减小,进而使得位于滑道上的面团被初步压扁,便于面团的下滑,在导向板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起到将面团推压进入挤压间隔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压扁滑道上面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背对滑道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的设置起到便于导向板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构成进面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面斗的设置主要起到方便投料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隔挡作用,有利于保持滑道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面辊组包括两相对转动且呈平行设置的两压面辊,任意所述压面辊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压面辊之间通过齿轮组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任意一压面辊发生转动,再通过齿轮组实现所有压面辊的相对转动,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主体一侧还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安置平台,所述安置平台与面团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呈圆弧型设置且其两端分别承接安置平台和面团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压制完成之后的面带首先经过圆弧型的第一引流板,再堆积至安置平台的表面,出料过程简单便捷,有利于实际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5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