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296.1 | 申请日: | 201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蓉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模具,属于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它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铸件质量的优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与压铸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存在着互相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关系。其重要作用是:决定着铸件形状和尺寸公差级;浇注系统决定了熔融金属的填充状况;控制和调节压铸过程热平衡;模具的强度限制了压射比压的最大限度;影响着压铸生产的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006506.5的了一种新型压铸模具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动模板与定模板,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成型有铸件型腔,动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渣包,渣包位于铸件型腔的充填末端,铸件型腔对应渣包成型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渣包间隔设置,定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呈倒置“V”形状的过桥,过桥的两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渣包以及进料口连通。铸件型腔充填末端的冷料以及铸件型腔内的空气依次经进料口、过桥进入至渣包内,冷料以及空气的流经路径呈“S”形,另外,该流经路径的开口由进料口至渣包入口依次变大,上述结构形式的流经路径能够使铸件型腔内的空气快速、高效以及顺利地排出压铸模具,确保了铸件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模具,不能实现节约装置及空间,不能人性化的可调模具型号,不能一模具多用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模具,其结构包括压铸上扣槽、换型槽口、进出油口模型、动力杆模型、模具侧壁、动力杆活动块模型、模具固定扣、压铸下扣槽、下扣槽槽孔,所述压铸上扣槽设于换型槽口上方,所述换型槽口设于进出油口模型右侧,所述进出油口模型设于模具侧壁上方,所述动力杆模型设于换型槽口下方,所述模具侧壁设于压铸下扣槽上方,所述动力杆活动块模型设于模具固定扣上方,所述模具固定扣设于压铸下扣槽上方,所述压铸下扣槽设于下扣槽槽孔上方,所述换型槽口设有换型槽内壁、换型槽底板、换型槽固定口,所述换型槽内壁与换型槽底板、换型槽固定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杆活动块模型设有活动轮模型、活动支撑块模型、活动底座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轮模型与活动支撑块模型、活动底座模型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油口模型与模具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侧壁与压铸下扣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换型槽口为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杆活动块模型为钢铁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压铸模具,通过换型槽口,实现了节约装置及空间,人性化的可调模具型号,一模具多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型槽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杆活动块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铸上扣槽-1、换型槽口-2、进出油口模型-3、动力杆模型-4、模具侧壁-5、动力杆活动块模型-6、模具固定扣-7、压铸下扣槽-8、下扣槽槽孔-9、换型槽内壁-20、换型槽底板-21、换型槽固定口-22、活动轮模型-60、活动支撑块模型-61、活动底座模型-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蓉,未经陈小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压铸成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嵌件的间隙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