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流管组件以及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325.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晨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组件 以及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加工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流管组件以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集流管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集流管在空调中的作用:空调中的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压缩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液化气体,通过换热器散热冷凝后变为低温高压的液体,进入集流管集流。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集流管与附件在安装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的附件安装在集流管上时,一般采用集流管与附件进行点焊或者激光焊等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在焊接过程中,工件表面易出现飞溅、烟尘等,焊点处易出现泄漏,以及在焊点处易产品易发生形变,影响产品的质量,不便于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管组件,以改善传统的集流管与附件安装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易出现飞溅、烟尘以及焊接位置易泄漏,产品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改善传统的集流管与附件安装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易出现飞溅、烟尘以及焊接位置易泄漏,产品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流管组件,包括集流管主体、管套以及附件,所述附件安装在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上,所述附件与所述集流管通过所述管套铆接,所述管套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两个连通的开口,所述管套的一个开口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管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安装面,所述附件包括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贴合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管套将所述安装部铆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垂直于其中心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圆环状,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为圆柱形面,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安装部的内弧面贴合在所述安装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垂直于其中心轴线方向的截面为D字型,所述集流管的外周面包括拱形面以及连接在所述拱形面的沿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上的平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拱形面上,所述安装部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安装部的内弧面贴合在所述安装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为弧形板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贴合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中心面的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管套与所述集流管主体铆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管套与所述集流管铆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截面的外轮廓的圆心角不大于18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主体的管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管套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供所述管套穿过的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附件为支架、压板以及干燥瓶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所述的集流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流管组件,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集流管主体组件加工制造时,附件定位扣合到集流管主体上以后,管套穿过附件和集流管主体,挤压管套变形,达到铆接的目的,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解决现有的点焊的缺陷,与两半式的集流管主体相比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及泄漏风险,也解决了其他铆接方式的缺陷,同时,管套还具有防漏镶件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附件与集流管主体的焊接效果。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