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389.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梅;田伟;孙可;杨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1/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部 弧翼 条型 牙垫 纤维支气管镜 纵向开口 导管部 本实用新型 引导器 插管 热压 上翘 连通 垂直固定 完全分离 纵向贯通 半封闭 扁圆管 缓冲层 软缓冲 咽后壁 重合 底端 镜体 声门 通孔 口腔 开口 悬空 环绕 取出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咽弯曲部、牙垫部、缓冲层、条型半弧翼缘、和导管部组成的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横截面为C形的半封闭扁圆管弯曲为咽弯曲部,C形开口纵向贯通咽弯曲部,咽弯曲部一端悬空,另一端为牙垫部,外表面环绕软缓冲层,上翘的条型半弧翼缘热压在牙垫部的底端,两侧上翘的平面上设有通孔,中部的纵向开口与由咽弯曲部C形开口重合连通,导管部通过热压垂直固定在条型半弧翼缘下面,其内径大于牙垫部的C形口直径,导管部上的开口与条型半弧翼缘纵向开口宽度相同并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引导纤维支气管镜快速、准确进入咽后壁到达声门,通过贯通的纵向开口与镜体完全分离并快速从口腔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
背景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的核心部分是由10000~25000个导光的玻璃或丙烯树脂纤维束构成,其中1至2个独立的纤维束负责传递光源照明,其它纤维束则将物镜前情况以每分钟光反射10000次的速度成像于目镜或显示屏上。镜体一般长60~80厘米,外径3.5~6毫米,柔软可弯曲,末端可通过手柄处调节按钮控制矢状面上的方向。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虽然不是临床上常规建立人工气道的手段,但作用却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处理困难气道和尝试双腔管插管时可明显提高成功率和准确性,缩短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避免麻醉意外,是麻醉医生必需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在实际应用时,纤维支气管镜依次通过软腭、硬腭、咽后壁到达声门上方,再控制镜体末端挑起会厌,显露声门,深入气管或支气管,最后将导管插入。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麻醉医生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而且患者在麻醉或无意识状态下常发生舌后坠,舌体及舌根阻塞咽后壁使纤支镜无法顺利通过。如用力过大,第一易造成镜体弯曲盘于口腔内,不利于控制其行进方向,贻误插管时机;第二易造成纤维束断裂,破坏光学通路,导致仪器损坏;第三易造成口咽部软组织损伤出血,使物镜视野模糊,最终因无法暴露声门而插管失败。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是本技术领域临床工作中急需完成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原理: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由咽弯曲部、牙垫部、缓冲层、条型半弧翼缘、和导管部组成,其特点在于:半封闭扁圆管弯曲为咽弯曲部,侧面观呈弧形,横截面呈C形,C形开口纵向贯通咽弯曲部,咽弯曲部一端悬空,开口端表面圆钝光滑,另一端直立形成牙垫部,牙垫部高度为1~2cm,外表面环绕固定高分子凝胶材料缓冲层,上翘的条型半弧翼缘热压固定套装在牙垫部的垂直底端,上翘弧度对应咽弯曲部弯曲弧度,条型半弧翼缘两侧上翘的平面上设有通孔,条型半弧翼缘中部的纵向开口与由咽弯曲部C形开口重合连通;导管部为半封闭圆管,高度为2~4cm,通过热压垂直固定连接在条型半弧翼缘下面,导管部的内径大于牙垫部C形口直径,其中心线中心与牙垫部C形口中心线重合,导管部管上的纵向开口与条型半弧翼缘中部的纵向开口宽度相同并连通,从而构成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可制作成大、中、小等多种系列不同型号,各组成部分根据整体大小等比例调整。使用前针对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型号,通常以门齿至下颌角的垂直距离相当于咽弯曲部前开口至牙垫部后开口的直线距离进行估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切开漏斗式雾化面罩
- 下一篇:双囊交替充放气气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