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718.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锋;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铜峡市晶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5/06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 |
地址: | 7516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向 引流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铺设的引流式透水砖。
技术背景:
目前路面铺设的透水砖多为单一材料制作,采用碎石为原料并加入水泥和胶性添加剂提高强度,由于其具备吸水、透水功能,在路面有雨水等情况下可以快速的将积水排至砖下方,从而有效的防止路面积水问题的发生,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
现有的透水砖通常结构简单,多为单一材料的均质砖,此类砖透水时直接向下排水存在较大的使用问题:1.如需要将积水引出,则需要另外铺设砖下渠道,工程量大且由于透水砖本身的透水率影响,渠道排水使用率往往较低,造成无用工程成本。2.如透水砖直接将水排至路基,在雨水多、易积水地段,水流长期冲刷路基会造成土质流失,影响路面平整性,严重时会造成路基下陷,危害行人、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的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可以横向引流的透水砖设计,减少渗水对路基的冲击。
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包括混凝土阻水层、透水层、引流槽;其中,阻水层位于砖体下部,中部向上隆起形成落台,落台两侧至砖体侧壁处下凹形成圆弧,透水层填充混凝土阻水层上方的砖体空间,并在圆弧处等距留空,形成圆弧状空腔,引流槽安装在相邻砖体拼接的圆弧状空腔内;透水层采用多孔隙透水砖材料。铺设地面时,相邻砖体通过引流槽相互连接固定。
该结构铺设地面后,当有路面积水时,积水沿透水层孔隙下行,触及阻水层停止,后延阻水层上表面向落台两侧流动,进入引流槽,由引流槽横向导出,实现功能。
优选的,落台为V型棱状落台,提高积水汇入引流槽的速度。
优选的,落台上表面向两侧延伸,遮罩引流槽侧缘,最大限度汇流,防止水流沿透水层与引流槽间的缝隙下渗冲击路基。
优选的,引流槽采用可变形的柔性阻水材料制作以方便安装。
混凝土阻水层底部可设置锥形地锚,进一步紧固地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的有益效果:通过透水层、阻水层两层结构,以及引流槽的设计,实现了透水渗下后的横向引出,同时引流槽可以起到砖间连接作用,防止路面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具体实施例铺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土阻水层1、透水层2、引流槽3、落台4、锥形地锚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侧向引流透水砖,包括混凝土阻水层1、透水层2、引流槽3;其中,阻水层1位于砖体下部,中部向上隆起形成V型棱状落台4,落台4两侧至砖体侧壁处下凹形成圆弧,透水层2填充混凝土阻水层1上方的砖体空间,并在圆弧处等距留空,形成圆弧状空腔,引流槽3采用可变形的柔性阻水材料制作,安装在相邻砖体拼接的圆弧状空腔内,落台4上表面向两侧延伸,遮罩引流槽3侧缘;透水层2采用多孔隙透水砖材料。铺设地面时,相邻砖体通过引流槽3相互连接固定。
混凝土阻水层1底部设置三列锥形地锚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铜峡市晶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青铜峡市晶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6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