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腔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327.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邵绍峰;孙雪琴;王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激发 传感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腔体。
背景技术
室温条件下,气敏动态特性测试系统中如何快速实现气体的流通以及转换,以及实现快速的传感测试是该系统的关键技术点之一。通常情况下,传感测试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该条件下不仅会增加能耗,而且会存在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通过引进紫外光的方式增强传感材料特别是半导体材料的传感特性,但是到现今为止,多通道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装置仍然是个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腔体,包括下腔体、上腔体、反应室、紫外灯、电极探针机构、导通管、传感器件,下腔体与上腔体密封连接,下腔体内设有四个反应室,反应室内设置一个传感器件和紫外灯,上腔体内固定设置有四个电极探针机构,电极探针机构内设置有电极探针,电极探针的下端与反应室内的传感器件相接触,四个反应室通过导通管相连通,导通管与进气管、出气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灯与外部控制硬件相连接,外部控制硬件与上位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中设置有四个布尔灯,布尔灯与紫外灯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电极探针机构内设置有两个电极探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固定在下腔体的右侧壁上,出气管固定在下腔体的左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待测气体的快速导通和转换;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极探针与传感器件的紧密接触,同时实现了多通道多路的测试,有效提高测试的效率;此外通过引入紫外灯,降低了传感测试温度,提高了气敏测试的准确度;最后,通过上位机的控制实现传感在线控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紫外激发传感测试腔体,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2、下腔体3、上腔体4、反应室5、紫外灯6、电极探针机构7、导通管8、传感器件(未画出)。
下腔体3与上腔体4密封连接,下腔体3内设有四个反应室5,反应室5内设置一个传感器件和紫外灯6,紫外灯6用于给传感器件9提供光源。上腔体4内固定设置有四个电极探针机构7,每个电极探针机构7内设置有两个电极探针,电极探针的下端与反应室5内的传感器件相接触,其中,每个电极探针机构7内设置有两个电极探针。
四个反应室5通过导通管8相连通,导通管8与进气管1、出气管2连通,进气管1固定在下腔体3的右侧壁上,出气管2固定在下腔体3的左侧壁上。
紫外灯6与外部控制硬件相连接,外部控制硬件与上位机相连接,上位机中设置有四个布尔灯,布尔灯与紫外灯6一一对应,其中一个紫外灯6亮时,对应的布尔灯亮起,通过上位机实现对紫外灯6的控制。
每个反应室5中的紫外灯与传感器件通过电路并联连接,当其中一个反应室的紫外灯6亮或灭时,对其他反应室5内的传感器件不造成影响。通过对四盏紫外灯6间歇交替的开与关,实现快速的传感测试。
工作原理为:进气管导入待测气体,待测气体通过导通管与反应室内的传感器件进行接触反应,紫外灯通过紫外激发实现传感器件表面的电阻急速变化,电极探针机构将检测信号快速的传输到检测设备中。通过上位机调控紫外灯的开与关的时间,实现室温条件下,传感测试的可控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