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搅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482.7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雪真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4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搅流器 | ||
1.一种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01),转轴延伸部(217)和用于搅混的搅动合件(202),所述搅动合件(202)随转轴(201)及转轴延伸部(217)转动时搅混扫过的区域,所述搅动合件(202)包括搅动体(203)和承接体(204),所述承接体(204)固定在转轴(201)上,所述转轴延伸部(217)固定在承接体(204)上,所述搅动体(203)固定在承接体(20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体(204)固定在转轴(201)的两端,转轴延伸部(217)的轴中心线与转轴(201)的轴中心线重合,承接体(204)设有与转轴延伸部(217)相配合的槽,转轴延伸部(217)固定在承接体(204)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体(204)为圆形板,或者为矩形板,或者为三角形板,或者为正多边形板,或者为菱形板,所述承接体(204)还设有若干通孔,转轴(201)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承接体(204),所述搅动体(203)为直杆,或者为弯折杆,或者为柔性绳,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承接体(204)上,在两承接体(204)之间均匀固定若干搅动体(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体(204)的主体为圆形,所述承接体(204)的主体外圆周沿径向设有至少两个辐条(215),所设辐条(215)沿周向对称分布,转轴(201)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承接体(204),所述搅动体(203)为直杆,或者为弯折杆,或者为柔性绳,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承接体(204)的辐条(215)上,两承接体(204)的每一辐条(215)之间均固定若干搅动体(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体(204)为圆形板,或者为矩形板,或者为三角形板,或者为正多边形板,所述搅动体(203)为条状,其投影形状呈“几”字形,或者呈斜“几”字形,或者呈多个“几”字形串在一起,或者呈缺边矩形,或者呈缺边三角形,或者呈螺旋弹簧形,所述承接体(204)的一面设有若干凹槽(216),所述凹槽(216)的排列是分布在若干同心圆上,或者凹槽(216)的排列以螺旋式渐开线的方式分布,所述承接体(204)的包络圆的最大半径为净化搅流器最大包络圆半径的五分之四,转轴(201)的两侧分别固定一个承接体(204),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分别与转轴(201)两端的承接体(204)的凹槽(216)相配合,并固定在凹槽(216)里面,在两承接体(204)之间固定若干搅动体(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液层(205),所述蓄液层(205)包裹在搅动体(203)的外面,所述蓄液层(205)为棉布类包裹在搅动体(203)的外面,或者蓄液层(205)为海绵类套装在搅动体(203)上,或者为绳类缠绕在搅动体(203)的外面,或者蓄液层(205)为条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搅动体(203)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状搅动体(203)和折杆状搅动体(203)通过嵌装固定在承接体(204)上,或者通过胶粘在承接体(204)上,所述柔性绳状搅动体(203)通过打结或胶固定在承接体(204)上,所述承接体(204)上设有与之固定相配合的孔或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状搅动体(203)和折杆状搅动体(203)通过嵌装固定在承接体(204)上,或者通过胶粘在承接体(204)上;所述柔性绳状搅动体(203)通过打结或胶固定在承接体(204)上,所述承接体(204)上设有与之固定相配合的孔或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搅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部为拐头型嵌装在与其配合的承接体(204)凹槽(216)中,或者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部为扁头型嵌装在与其配合的承接体(204)凹槽(216)中,或者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部通过胶粘结在与其配合的承接体(204)凹槽(216)中,或者所述搅动体(203)的两端部为弯头型嵌装在与其配合的承接体(204)凹槽(21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雪真,未经高雪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4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