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8490.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艳;郑荣茂;徐月华;黎旺星;刘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欧阳凯,杨晓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充电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能源车,纯电动汽车渐渐进入千家万户。然而目前纯电动车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般都比同档次燃油汽车价格贵;其次纯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较短普遍只有200Km~400Km;另外还存在目前CBD充电站因场地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建设有限特别是在非CBD区域充电站更是一站难寻;纯电动车还存在充电时间长、车辆充电时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不适合长途旅行等问题。通过检索发现目前国内电动车充电方面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电缆设计、充电电站设计、充电桩和充电过程和策略等方面。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人提出一种通过后台服务中心控制移动充电机器人为电动车充电的方法,从而实现移动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便捷挂钩、充电公头、电力输出模块、动力电池组、计费模块、导航模块、数据处理单元、超声探头、视频探头、驱动模块、行走机构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便捷挂钩用于移动充电机器人与电动车建立安全可断开的物理连接;所述充电公头上设有所述便捷挂钩,连接所述电力输出模块,用于移动充电机器人与电动车建立电气连接;所述电力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和计费模块,用于充电管理;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提供移动充电机器人自身电力供应及作为充电来源;所述计费模块连接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计算充电费用;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的逻辑功能控制;所述导航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卫星导航数据;所述超声探头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探测外部障碍物距离;所述视频探头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采集自动驾驶环境图像;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驱动大功率无刷电机;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机器人的自主运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与后台数据服务中心进行数据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公头还包括短路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计费模块包括冲入电量收费模块和/或充电时长计费模块,所述冲入电量收费模块按照冲入电量进行计费,所述充电时长计费模块根据充电的时间进行计费。
进一步地,所述导航模块可接收GPS、GLONASS或BDS的卫星信号进行导航。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公头包括电流正极插头、电流负极插头、数据线正极插头和数据线负极插头,所述电流正极插头、电流负极插头、数据线正极插头和数据线负极插头向外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便捷挂钩具有便捷挂钩锁,所述便捷挂钩锁通过螺钉固定在移动充电机器人上,所述便捷挂钩锁中间设有电磁锁,所述充电公头凸出于所述电磁锁,所述电磁锁和充电公头之间设有弹性连接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实现对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即电动车无需停驶而能继续充电;本实用新型可接收服务中心导航信息自动驶向目标对象,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进行对接,对接成功后可对其提供充电服务;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电动车发生故障时主动发送“故障请求”,服务中心将调度救援车对电动车提供救援服务;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在自身电力不足时可主动向服务中心发出“充电请求”,并由服务中心调度其他移动充电机器人对来提供服务,可实时上传定位信息,以便其他移动充电机器人利用得到的定位信息自动驶向充电目标机器人,并最终实现智能充电接口对接;在移动充电机器人发生故障时,可主动向服务中心发送“故障请求”,由服务中心调度救援车对其进行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充电机器人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公头对应的电动车上的充电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便捷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8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