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合一轨道运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490.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洋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洋田 |
主分类号: | A63F7/04 | 分类号: | A63F7/04;A63F7/24;A63F1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毛广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合一 轨道 运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轨道运球机,特别是指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运球机,设有一初级款、一中级款、一高级款、三种轨道,各款分别有一机体,机体顶面后半往上形成一墙部,在墙部前面中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于机体顶面前半设成一透明板,透明板内的机体一凹入空间处设有一轨道板,轨道板轨道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成,各款为不同式样,轨道板底面与一杆相接,杆两端枢接于机体,杆前端伸出机体,杆前端与一摆块相接,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分别以一弹簧与机体的凹入空间处一底板相接;机体前面有一投币控制件,投币启动位于机体中一马达齿轮组经一螺旋杆将一球送出至各款轨道板起始点,便以横式把手操控轨道板左右倾动让球一路滚至各款轨道板终点,球途中能掉入凹入空间的底板滚回再启始。于是使用者一次只能玩一种,换关需要重新投入钱币,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需要进一步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使用上易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将初级款、中级款、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合于一机体内,让使用者能自我挑战,并能节省空间设置,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运用方便以训练手眼的协调性。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合一轨道运球机,包括一机体,机体顶面的后侧向上形成有一墙部,在墙部的前表面设有一显示屏及使用说明部,机体顶面为一透明板,机体于透明板内具有一凹入空间,凹入空间内设有一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均具有由一对平行的板弯曲形成连续状且层叠的结构,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底面均分别与一杆相接,杆两端枢接于机体,杆前端伸出机体,各杆前端分别与一摆块相接,各摆块固接一横式把手,初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一中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以及一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的两侧中间均分别以一弹簧与机体的凹入空间内的一底板相接;机体前面设有一投币控制件,机体中具有一马达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初级款、中级款、高级款的轨道运球的轨道板合于一机体内,让使用者能自我挑战,并能节省空间设置,更有利于使用者的运用方便以训练手眼的协调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凹入空间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部轨道板处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实用新型初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中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级款轨道板部份的立体图。
图8为图3中横式把手往右倾时的操作状态前视图。
图9为图3中横式把手往左倾时的操作状态前视图。
图中:
2 墙部; 20 显示屏;
1 机体; 10 透明板;
11 凹入空间; 12 杆;
13 摆块; 14 横式把手;
15 弹簧; 16 底板;
17 投币控制件; 18 马达齿轮组;
19 螺旋杆; 21 球;
22 限位块;
3、4、5 轨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洋田,未经林洋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