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防蛾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543.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月丽;武予清;巩中军;李彤;段云;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21/14;A01M29/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41123 | 代理人: | 樊羿,靳锦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防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防蛾灯。
背景技术
灯光防治害虫技术是无公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具有多年的历史。目前防虫灯具种类繁多,市面上大部分属于诱杀害虫的灯具,如黑光灯(紫外或近紫外波段)、频振杀虫灯、高压汞灯、双波灯等,这些灯具均是利用昆虫对紫黑光的趋性原理,进行诱杀。但是这类灯具对昆虫选择性差,在杀伤害虫的同时,会对天敌和非目标昆虫产生一定程度的杀伤,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防蛾灯是一种用于控制农田蛾类害虫,通过干扰鳞翅目蛾类昆虫的日节律,影响其取食、交尾和产卵等活动以及存活寿命等起到控制其种群发展的目的,是一种良好的防治蛾类害虫的物理防治器具,对天敌和非目标昆虫杀伤小。但目前的这种防蛾灯为普通光源,耗能高,散热多,波段范围宽,在田间长时间应用,可能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控制效果不理想,另外,现在的防蛾灯为固定设置,要改变灯的光照方向比较困难,会出现光照盲角,影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防蛾灯因固定设置出现照射盲区,导致不能起到很好的害虫控制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效防蛾灯,包括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灯具、与所述灯具对应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对应连接的电源,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灯杆、设置于灯杆上端的自转电机以及从灯杆延伸出的,不少于一个的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自转电机配合转动连接;所述灯具角度可调的安装于所述支杆上,所述灯杆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灯杆为内外两层的套管。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为蜗轮蜗杆,所述套管的内层管下端通过螺纹配合穿过所述蜗轮中心,所述蜗杆配合蜗轮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外层管上,所述蜗杆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优选的,所述灯具通过铰支座连接于所述支杆上,所述铰支座上安装有控制灯具上下转动的小型电机。
优选的,所述灯具为发出黄光的LED冷光源或发出绿光的LED冷光源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双刀双掷开关,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两个子开关分别控制发出黄光的LED冷光源和发出绿光的LED冷光源的接通与断开。
优选的,所述发出黄光的LED冷光源的波长范围为565-585nm,发出绿光的LED冷光源的波长范围为525-545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 节能、散热量小、波段范围更精确,可有效的调节转动防蛾灯的光照角度,避免光照盲区的出现,自转电机带动支杆转动,可有效的增大灯具的照射范围,达到更好的控蛾效果。
2. 高度调节装置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升高灯杆位于合适的高度,有利于更有效的控制蛾类害虫的种群繁殖。
3. 灯具为LED冷光源,发出的黄光或绿光,通过干扰鳞翅目蛾类昆虫的日节律,影响其取食、交尾和产卵等活动以及存活寿命等起到控制种群发展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其中,1为灯杆,2为支杆,3为灯具,4为铰支座,5为自转电机,6为内层管,7为外层管,8为蜗轮蜗杆,9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高效防蛾灯,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安装支架、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灯具3、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安装支架包括灯杆1、设置于灯杆1顶端的自转电机5以及从灯杆1顶端延伸出的成十字形的四个支杆2;支杆2与自转电机5配合转动连接;支杆2可随着自转电机5的转动以灯杆1为中心轴转动,四个支杆2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支座4安装有灯具3,铰支座4上安装有控制灯具3上下转动的小型电机。电源与自转电机5和小型电机分别电连接。灯杆1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可用来根据情况来升高灯杆1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