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649.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强;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上下 不同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渐发达的社会中,自动化设备也运用广泛,在对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从以前通过人工对产品进行检测逐步变成自动化设备检测。从而既能够帮助生产,也能够快速地帮助人工检测出不良,并同时降低成本。目前,自动化设备也在逐渐换代更新。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装置采用三气缸运动,分成前后气缸和左右、上下气缸,在测试时,先伸出前后气缸使检测仪器进行移动到位,检测仪器通过左右、上下气缸的移动来对产品进行拍照检测和退回原位。在左右、上下气缸的驱动下,检测仪器只能拍照检测产品上的固定相对的两个位置,如遇到产品的上下检测位置有变化就不能检测。另外,现有的检测仪器打光用的是正面打光可能造成反光,若反光区域刚好在检测区域,则会造成误判,影响产品的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自动化检测装置不能检测上下检测位置有变化的产品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以及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支撑板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中间支撑板由一前后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其中,所述中间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各与一个侧面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每个所述侧面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螺孔座,所述螺孔座设置有一螺孔;每个所述侧面支撑板上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有一个升降座,每个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一个侧丝杆和一个检测仪器,每个所述侧丝杆由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且每个所述侧丝杆的上端与其所在的所述升降座上的所述螺孔座的螺孔进行啮合连接。
优选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为一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中间气缸,所述中间气缸与所述中间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机构为一设置于所述升降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侧丝杆的下端进行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仪器的光源倾斜地位于其相机的一侧,使所述检测仪器的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与其相机的轴线相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检测仪器通过两个不同的侧丝杆分开驱动来进行升降,从而可以使两个检测仪器独立调整高度,互不影响,其能够灵活地对产品两面上下不同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
1-底座,2-中间支撑板,3-水平轨道,4-中间气缸,5-侧面支撑板,6-升降座,7-纵向轨道,8-螺孔座,9-侧丝杆,10-电机,11-相机,12-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产品上下不同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底座1、中间支撑板2、中间气缸4、侧面支撑板5、升降座6、螺孔座8、丝杆9、电机10以及检测仪器,底座1固定在平台上,防止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左右平行分布的水平轨道3,中间支撑板2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上的两个水平轨道3上,水平轨道3使中间支撑板5移动更顺畅。中间支撑板2由一前后移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前后移动机构可以是中间气缸4,中间气缸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中间气缸4与中间支撑板2连接,其通过伸出和收回活塞杆来控制中间支撑板2前后移动。
所述中间支撑板2的左右两端各与一个侧面支撑板5的下端连接,每个侧面支撑板5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螺孔座8,螺孔座8设置有一螺孔。而且,每个中间支撑板2上设置有一纵向轨道7,每个侧面支撑板5上设置有一个升降座6,每个升降座6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对应的侧面支撑板5上的纵向轨道7上,纵向轨道7使升降座6运动顺畅。每个升降座6上设置有一个侧丝杆9和一个检测仪器,侧丝杆9纵向分布,且侧丝杆9的下端能够相对于升降座6进行转动,每个侧丝杆9由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且每个侧丝杆9的上端与其所在的升降座6上的螺孔座8的螺孔进行啮合连接。转动机构可以为电机10,电机10为智能电机,电机10固定安装在升降座6上,且电机10与侧丝杆9的下端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锤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体颅内压力与温度实时监测的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