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661.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卫波;王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卫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助力 胸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在一些心脏外科手术中,需要扒开手术部位两侧的胸骨,显露体内动脉的走向后才能够进行手术。由于没有专门的设备能够牵开胸骨,很多医生都需要手动操作,力度难以使用均衡,且容易因用力不稳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申请号为:201020674014.9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胸骨牵开器,涉及心脏外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齿条,可沿齿条活动的活动臂及固定在齿条上的固定臂,活动臂上带有扒手,扒手为两个臂长不同的爪形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爪形钩爪尖为圆弧状的钝端,爪形钩的内壁设置有横向防滑筋。
上述专利需要对设备进行手动操作,且没有辅助定位装置对胸骨扒开后进行有效定位,同时通过刚性的所述扒手容易对患者内部的肌肉组织和血管造成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扒开后的胸骨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减轻对患者肌肉组织和血管伤害的胸骨牵引设备,以解决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包括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架下方一侧的第一导轨、位于所述安装架下方另一侧的第二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下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安装有牵引钩,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上均安装有牵引丝,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连接所述牵引丝的牵引电机,所述安装架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牵引钩包括钩身、位于所述钩身上方的通孔、成型于所述钩身下方的钩体、安装在所述钩体内侧的硅胶垫、成型在所述硅胶垫上的防滑带。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固定支架定位在患者胸骨的一侧同时将所述牵引钩固定在患者手术部位的另一侧胸骨上,通过对所述控制面板的控制,可通过所述牵引电机和所述牵引丝的配合对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进行牵引提升,从而带动所述牵引钩将手术部位两侧的胸骨扒开。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电机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内部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电机一侧安装有抱闸。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带为长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控制所述牵引电机运行的控制器。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同步电动牵引,能够使所述滑杆运动两端平行运动,提高了胸骨牵开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硅胶垫与所述防滑带的配合对胸骨外侧的肌肉组织和血管进行有效防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牵引钩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座;2、牵引钩,201、钩身,202、通孔,203、钩体,204、硅胶垫,205、防滑带;3、第一导轨;4、第一滑块;5、牵引丝;6、牵引电机;7、控制面板;8、安装架;9、滑杆;10、第二滑块;11、第二导轨;12、固定杆;13、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疗用助力式胸骨牵开装置,包括安装架8、位于安装架8下方一侧的第一导轨3、位于安装架8下方另一侧的第二导轨11、位于第一导轨3与第二导轨11下端的固定座1,固定座1上安装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上安装有固定支架13,第一导轨3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4,第二导轨11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10,第一滑块4与第二滑块10之间安装有滑杆9,滑杆9上安装有牵引钩2,第一滑块4与第二滑块10上均安装有牵引丝5,安装架8内部安装有连接牵引丝5的牵引电机6,牵引电机6通过缠绕牵引丝5对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10沿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11进行提升,安装架8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牵引钩2包括钩身201、位于钩身201上方的通孔202、成型于钩身201下方的钩体203、安装在钩体203内侧的硅胶垫204,硅胶垫204用于与患者肋骨接触,减小肋骨周围肌肉组织和血管的压力、成型在硅胶垫204上的防滑带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卫波,未经胡卫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