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723.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乐琪君;王亚军;曹小欢;余娜;郑华坤;胡佳宝;徐小双;刘通;陶顺顺;徐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擦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
背景技术
银鲳分布于我国东南海沿海,其刺软味鲜,营养丰富,深受喜爱,是我国“四大海产鱼类”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种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与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野生银鲳资源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银鲳渔获个体逐渐减小,资源日渐枯竭,其养殖条件苛刻、死亡率较高,所以银鲳人工养殖有着良好的前景和重大的意义。目前,国内已建立起人工养殖及育苗的体系,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由于银鲳的特殊习性,喜欢集群绕圈贴壁游行,所以常常会触碰到池壁从而擦伤鱼体造成死亡。需要一种防止银鲳靠近池壁的装置来缓解银鲳碰壁擦伤的现象,减少银鲳的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地防止银鲳触碰池壁而擦伤,并对养殖池进行供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包括气管、调节阀和夹扣:
所述的气管由距池底10cm开始,每隔10cm铺设一条气管,根据养殖池高度增减气管数;所述的夹扣将气管固定在池壁上,每隔50cm安装一个夹扣;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气管进气口处,根据水压不同,调节每根气管的进气量,本充氧装置充氧均匀充分,改变以往中间充氧的方式,不但可以防止因银鲳靠近池壁而擦伤,还可以减少中间悬挂气石对银鲳游行造成的障碍。
优选的,所述气管为外径为2cm的白色塑料管,每隔5cm有一个孔径2mm的气孔,垂直于池壁出气。
优选的,所述夹扣为塑料材质,形状成半圆形,半径为1cm,气管上每隔50cm安装一个用于固定气管。
优选的,所述调节阀根据水位不同造成的水压不同来调节每根气管的进气量,保证充气均匀充分。
本装置使用时,所述的气管由距池底15cm开始,每隔10cm铺设一条气管,每根气管分别进气,由夹扣将气管固定在池壁上,每隔50cm安装一个夹扣,最 后气管进气口安装调节阀,根据水压不同,调节每根气管的进气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充氧装置充氧均匀充分,改变以往中间充氧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银鲳靠近池壁而擦伤,还可以减少中间悬挂气石对银鲳游行造成的障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管,2调节阀,3夹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防止银鲳擦伤的充氧装置,包括气管1、调节阀2、夹扣3。所述的气管1由距池底10cm开始,每隔10cm铺设一条气管,根据养殖池高度增减气管数,每根气管分别进气,由夹扣3将气管固定在池壁上,每隔50cm安装一个夹扣,最后气管进气口安装调节阀2,根据水压不同,调节每根气管的进气量。
将装置安装在池壁周围,由池壁向池中央充氧供气。由于银鲳喜欢贴壁游行的行为特征,在受惊后容易撞向池壁并擦伤鱼体,安装本装置后,气管由池壁向外出气,气流可以防止因银鲳靠近池壁贴壁游行而擦伤,降低银鲳因擦伤而死亡的数量。并且本装置改变了以往中间悬挂气石充氧的方式,不但充氧均匀充分,还可以减少中间悬挂气石对银鲳游行造成的障碍。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9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