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219.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雾化器 储液管 精密 五金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香烟,吸的烟是烟草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这对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如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内已经禁烟。而烟草又是许多人非常喜爱的消遣用品,不可能很快就杜绝其危害,完全戒除尚需时日。鉴于上述原因,市场出现了一种烟草替代品,在能够保留抽烟感觉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危害。电子烟是使用电子雾化器雾化烟油或者其它化学物质,产生烟雾来代替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这种电子烟有着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雾、吸出味道和感觉来。却没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也没有弥漫或缭绕的二手烟。目前的电子烟产品一般都是由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构成一个控制盒,再连接一个雾化器及烟嘴等部件组成,电子烟雾化器一般结构是在一个圆形封闭空间内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圆形的雾化芯及连接管,剩余的环形空间用来容置电子烟烟液,通过连接电池及控制电路,使雾化芯发热,将烟液雾化并吸出的。现有的电子雾化器烟油容置空间容积都比较小,烟油容置量受到限制,烟液使用完毕后需要再次添加,如果使用频繁则添加次数也相对频繁,且添加烟油过程繁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于壳体的下端,所述底座外壁一侧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控制按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的内壁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环形卡块,且环形卡块固定于进液接头的内壁,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多层隔热滤嘴。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壁一侧设有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凸块的上端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凸块和环形卡块之间设有橡胶垫圈。
优选地,所述储液管的外壁一侧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而底座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且控制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使用锂电池能够重复给电子雾化器进行充电,更加节能环保,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储液管,且外壁一侧设有刻度线,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储液管内的烟油使用情况,同时储液管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液接头,进液接头的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通过弹簧连接有密封块,且密封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凸块,而凸块与密封块之间设置有环形卡块,且凸块和环形卡块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使得密封性能更好,避免烟油泄露,凸块的上端设置有卡槽,将烟油瓶瓶头对准卡槽,并用力向下压,密封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快捷地添加烟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增加了烟油容置量,且添加烟油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可以避免漏油,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雾化器储液管精密五金件的进液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雾化器;4、多层隔热滤嘴;5、进液接头;6、密封块;7、环形卡块;8、凸块;9、卡槽;10、固定块;11、弹簧;12、储液管;13、控制按钮;14、充电接口;15、显示屏;1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