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回收模块及其组成的高炉炉渣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0418.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仁;张研;帕提曼热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凯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模块 及其 组成 高炉 炉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热回收模块及其组成的炉渣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钢铁企业在高炉渣水淬过程中还没有找到一种高效热回收方法。国内钢铁企业都是采用湿法水淬炉渣。主要工艺有OCP法、RASA法、INBA法、TYNA法和MTC法。这些工艺方法都没有办法将炉渣热回收。炉渣焓热130千卡/公斤,每炼1吨铁大约产生450公斤炉渣,如果按8亿吨年产量计算,每年可回收的热量相当于2260万吨标准煤的热量,大约相当于200亿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模块,该装置能充分利用热渣排放时的显热,通过热量交换,将热渣集中换热,实现热量的回收,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利用了废热资源,低温处理后的渣还可进行铁的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雨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热回收模块组成的炉渣热回收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回收模块,包括螺旋输送换热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换热装置上方设置有水淬室,所述水淬室上方设置有炉渣进口和过热蒸汽出口,且所述水淬室底部与螺旋输送换热装置进口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换热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水淬室中还设置有喷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淬室底部还连通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与水池连通,所述水池通过水泵与喷淋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换热装置内腔中间底部通过疏水管与水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淬室外壁上还安全溢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水淬室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水淬室底部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旋输送换热装置进口连通的网孔,所述炉渣进口设置在第一斜面正上方,所述过热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二斜面正上方,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第一斜面上部上方,所述第一斜面下部与泄水管连通。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炉渣热回收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热回收模块,多个所述热回收模块依次连接后还与研磨装置连接,多个热回收模块回收阶梯温度及压力的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模块设置有三个,分别为高压热回收模块、中压热回收模块和低压热回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热回收模块前端还安装有可拆卸的温度调节部,所述温度调节部将炉渣降温至110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部包括降温壳体、介质进管、介质出管,所述降温壳体中开设有与高压热回收模块连通的进渣腔,所述进渣腔周围的壳体中开设有一圈热交换腔,所述介质进管和介质出管对称的安装在降温壳体两侧,且与热交换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热回收模块中的介质为熔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螺旋输送换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水淬室,喷淋装置在水淬室将1400度左右的炉渣水淬,在水淬室内将蒸汽、玻璃相炉渣和水分离,炉渣在螺旋输送换热装置内被充分搅拌,经过一定的行程后在自身热量作用下被干燥输出。通过该装置,可以将收集的炉渣通过该热回收模块,热回收模块中的介质和炉渣能量能够交换,吸收能量的介质可以驱动其他执行机构,而冷却的炉渣可以直接排出,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该装置的热回收率能达到70%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回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炉渣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温度调节部的俯视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淬室,2、螺旋输送换热装置,3、动力装置,4、喷淋装置,5、炉渣进口,6、过热蒸汽出口,7、过热蒸汽热交换模块,8、泄水管,9、水池,10、水泵,11、循环水管,12、疏水管,13、安全溢气阀,14、第一斜面,15、第二斜面,100、热回收模块,110、高压热回收模块,120、中压热回收模块,130、低压热回收模块,200、研磨装置,300、温度调节部,301、降温壳体,302、介质进管,303、介质出管,304、热交换腔,305、进渣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凯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凯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04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济型往复式压缩机
- 下一篇:过滤器状态推定系统及过滤器状态的推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