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虚拟现实机动平台及虚拟现实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2713.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范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继良 |
主分类号: | A63F13/28 | 分类号: | A63F13/28;A63J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大埔***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机动 平台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现实动态模拟效果的虚拟现实机动平台及载具。
背景技术
VR(英文:Virtual Reality,中文翻译:虚拟现实,简称VR),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成为虚拟环境(英文: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VE)。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载体是虚拟现实仿真平台(英文:Virtual Reality Platform,简称VRP)。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多年来它的应用一直集中于军事、房地产、科研等专业领域。2014年年初,Facebook花费20亿美金收购OculusVR,让很多人觉得,虚拟现实技术也许即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可是直到如今,Oculus依然只是专注于游戏领域,这不禁让人感叹,虚拟现实技术到底何时才能够接地气?发展了那么多年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什么一直没能够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行业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它缺少一个让普通大众也能够轻松使用的突破口。不管是之前在军事、房地产、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还是近期在电竞、影院等商业领域的应用,都属于大规模且小众的范围,要想真正让虚拟现实技术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就必须要找到一个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的突破口。
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广泛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当中,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承载载具而增强现实动态模拟效果的虚拟现实机动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机动平台,用于承载座椅而增强现实动态模拟效果,将座椅安装与该虚拟现实机动平台上,用户坐于座椅上能够感受真实感、临场感与震撼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座椅,用于增强现实动态模拟效果,用户坐于座椅上能够感受真实感、临场感与震撼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机动平台,承载座椅并与外部娱乐设备进行信号连接,所述虚拟现实机动平台包括底座、旋转装置及机动平台,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机动平台之间,所述机动平台用于承载座椅,所述旋转装置与外部娱乐设备信号连接,用于产生与外部娱乐设备的虚拟现实场景相匹配的旋转运动,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万向球轴承、球体、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及Z轴传动机构,所述万向球轴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球体的一端与所述万向球轴承呈活动的卡合连接,所述球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机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X轴传动机构包括X传动轮及X电机,所述X电机与所述X传动轮连接,所述X传动轮与所述球体接触且相切,所述X电机驱动所述X传动轮旋转,所述X传动轮的旋转藉由与球体的接触而带动所述球体沿X轴方向旋转;所述Y轴传动机构包括Y传动轮及Y电机,所述Y电机与所述Y传动轮连接,所述Y传动轮与所述球体接触且相切,所述Y电机驱动所述Y传动轮旋转,所述Y传动轮的旋转藉由与球体的接触而带动所述球体沿Y轴方向旋转;所述Z轴传动机构包括Z传动轮及Z电机,所述Z电机与所述Z传动轮连接,所述Z传动轮与所述球体接触且相切,所述Z电机驱动所述Z传动轮旋转,所述Z传动轮的旋转藉由与球体的接触而带动所述球体沿Z轴方向旋转;所述X轴方向、所述Y轴方向及所述Z轴方向两两之间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继良,未经范继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2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温差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