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13600.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罗占涛;姚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益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阀门,具体涉及排气阀。
背景技术
在家用、商用水路中,如果管道中的残留空气,或液体中的溶解气体析出,会导致管道内气体积聚,使水流阻增大。因此,通常在管道的最高处,安装有排气阀,排气阀根据气体比液体轻的原理,将空气从管道中排除,而使水阻降低。现有的排气阀结构复杂,极其精密,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排气阀,结构简单,排气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气阀,包括阀座以及与阀座上部连接的阀体,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上开口且该上开口由密封座密封,所述阀体的侧壁设有排气口,所述阀体在排气口的下方设有下密封口,所述密封座在排气口的上方设有上密封口,所述阀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以同时打开或者关闭上密封口、下密封口,并使排气口打开或者关闭的浮子,所述浮子设有连通上下端以使得上下两端的压力达到平衡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浮子包括底部设有底壁且上部开口的圆筒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心设有底部支撑在筒体底壁上的柱体,所述连通孔上下贯通柱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的底部设有导向套筒,所述柱体的顶部活动设于导向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上密封口由密封座底部向下突出的环形凸缘形成。
优选的,所述下密封口由阀体内壁向中心突出的环形凸缘形成。
优选的,所述浮子安装有与上密封口密封配合的上密封圈,以及与下密封口密封配合的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阀座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阀座连接有进水座,所述进水座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进水座的口部设有外周凸缘,所述阀座设有挡位台阶,所述阀体螺纹旋合在阀座上并将外周凸缘压紧固定在挡位台阶上。
优选的,所述进水座的中部设有弹簧座筒,所述弹簧座筒上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进水座外壁上的定位台阶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阀座内底壁抵接,所述弹簧座筒的下部设有从进水口中竖直穿过的直杆,所述直杆的底部设有能与进水口密封配合的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连接有密封螺母,所述密封螺母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水路没有大量气体的时候,浮子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此时,浮子使下密封口和上密封口同时密封,从而排气口关闭。当水路内气体积聚量逐渐增大时,气体将水面往下压,导致水位下降,随着水位下降,浮子的浮力也逐渐减小,当浮力减小到浮子无法密封下密封口的时候,排气口打开,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浮子上下浮动,达到打开和关闭排气口的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排气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阀在排气口打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阀在排气口关闭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阀由关闭向打开状态转换过程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气阀,包括阀座4以及与阀座上部连接的阀体2,所述阀体2设有排气口22,所述阀体2在排气口22的下方设有下密封口21,且所述排气口22的上方设有上密封口11,所述阀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气口的浮子3。浮子3在排气口22打开状态下,将上密封口11和下密封口21打开,气体从排气口22排出,浮子3在排气口22关闭状态下上浮并将上密封口11和下密封口21密封,从而排气口22无法排气。
为了使浮子3上下两端的压力达到平衡,浮子3设有连通上下端的连通孔,压力平衡后,浮子3才可以正常的上浮或者下沉,而且由于浮子3同时将排气口22上侧和下侧密封,确保排气口22在关闭状态下无法排气。
其中,所述浮子3包括底部设有底壁且上部开口的圆筒形的筒体31,所述连通孔的下端开设于底壁上。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底部支撑在筒体底壁上的柱体32,所述连通孔上下贯通柱体32。这样,整个浮子3内部基本中空,可有效增加浮子3的浮力。进一步的,柱体32为位于筒体中心的圆柱体,所述连通孔开设于圆柱体的中心线上,以使浮子3水平平衡,不至于轴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益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益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13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供料系统的清管阀装置
- 下一篇:自动排气阀、冷却系统和汽车